原标题:泸水:全面摸底为养老 靶向施策暖夕阳
“老人家,您平时自己能做饭、洗衣服吗?”
“有没有记忆力下降或者情绪不太好的情况?”
近日,在泸水市大练地街道新建村,泸水市康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评估人员正拿着评估量表,耐心地向低保特困老人询问情况,并不时记录着老人的回答和现场观察到的细节。随着这场入户评估的开展,泸水市为期3个月的低保特困老人能力评估工作正式全面开启。

此次评估由泸水市民政局牵头,泸水市康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具体实施,覆盖全市10个乡镇(街道)所有60岁以上低保特困老年人。
“低保特困老年人作为养老服务的重点保障对象,部分老人存在失能、半失能或认知障碍等情况,服务需求差异较大。开展此次能力评估,就是为了全面、准确掌握每位老人的身体状况、生活自理能力、精神状态等核心信息,为后续提供个性化、精细化养老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泸水市民政局副局长何龙锋介绍道。
评估过程中,工作人员严格遵循统一评估标准与操作流程,采取“询问+观察+核实”的方式,从多个核心维度开展全面评估。
“评估内容涵盖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认知能力、感觉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等五大类,每一类都有明确的量化指标,通过逐项打分、综合研判后,最终确定老人的失能等级和具体服务需求。”泸水市康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尹瑜琳介绍道。

据悉,泸水市民政局将以此次评估工作为契机,以“养老服务不是简单的送温暖,而是要精准对接需求、解决实际困难”为目标,优化养老服务资源配置,引导各类养老服务资源向重点人群、薄弱环节倾斜,避免资源浪费,提升养老服务的适配性和效率。
何龙锋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出更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照护服务方案,以提升养老服务的适配性和效率,引导养老服务资源向重点人群倾斜,持续提升低保特困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质量和生活质量。(谭芳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