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架科底乡:边境线上党旗红 警民同心绘“和谐新画卷”
在巍峨的怒江大峡谷深处,架科底乡的边境线如一条纽带,将散落其间的各族村寨紧密相连。架科底边境派出所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强边固防、法治建设与为民服务有机融合,用坚实的脚步丈量民情,用忠诚的实干守护平安,在滇西边境线上描绘出一幅警民情深、民族团结的动人画卷。

党建铸魂强根基,筑牢“红色堡垒”
派出所始终将政治建警摆在首位,以党支部为核心打造坚强战斗堡垒,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日常警务工作。通过组织民警在党旗、警旗下庄严宣誓,赓续红色血脉,激发使命担当。

为凝聚强边固防合力,派出所积极深化边境综合治理,挂钩联动边境联防所开展常态化培训,着力构建“严密防线+牢固防控网+严格责任制”的立体防控格局。同时,联合乡政府、村寨党组织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让党建引领贯穿于守边固边的全过程。

在队伍建设方面,派出所深耕文化育警,开展“书香警营·全警阅读”活动,并组建各类兴趣小组,丰富警营文化生活,着力锻造高素质过硬队伍,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铮铮誓言。

联防共治护平安,织密“安全网络”
秉持“预防为主、综合施策”的理念,派出所构建起全方位的治安防控体系。严格落实“一村一警”机制,将基础信息采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重点工作融入“百万警进千万家”走访活动中,全年累计入户走访数百次,不断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针对KTV、烧烤摊等重点场所,定期开展巡查宣防,督促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有效压降了酒后滋事、聚众赌博等案件的发生。
在执法办案与治安管理中,民警辅警既彰显法治力度,又传递执法温度。社区民警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成功抓获多名网上在逃人员,有力维护了法律权威;而在传唤嫌疑人时,发现其携带幼童,民警立即安排女辅警悉心照料,展现了人性化执法的温情一面。通过设立护学岗、开展校园安全检查、法治副校长进校园等措施,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在主要路段常态化开展交通违法整治,实现全年接处警数、发案数与交通事故数显著下降。

法治惠民暖人心,浇灌“团结之花”
以“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为契机,派出所不断创新宣传模式。深入村寨、工地、学校,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方言俚语和身边案例,讲解反诈、禁毒、未成年人保护等法律知识,借助农村“大喇叭”、宣传海报、横幅等载体实现普法宣传全覆盖,积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浓厚氛围。

户籍窗口作为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大力推行微笑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便民举措。借助“跨省通办”政策,为有收养儿童的家庭提供户口迁移全程指导,仅用数日便高效办结手续,收获了群众的锦旗致谢。此外,联合乡政府开展“小小‘守边人’”等主题活动,组织学生体验守边生活,厚植家国情怀。全年累计为民办实事数十件,以贴心服务赢得群众广泛信赖。
如今,架科底乡边境线安全稳固,村寨里邻里和睦,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架科底边境派出所将继续以初心为笔,以实干为墨,在壮丽的怒江峡谷间,奋力续写边境安宁、民族团结的崭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