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怒江频道 >> 要闻 >> 正文
贡山:多元文旅绘新卷 山野村落皆诗乡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3日 16:45:42  来源: 云南网

  风光旖旎的独龙江峡谷,游客探寻自然之美,寻欢“卡雀哇”,打卡“美丽庭院”,体验独龙风情;稻谷飘香的丙中洛,游人走茶马古道,入东风稻田,进农家院落,赏“稻鱼双收”美景,在山野村落间“撒欢儿”;云遮雾绕的迪麻洛,游客徒步高山湖泊,露营密林,兴尽所期,享受“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的乡村之美。

  中秋遇见国庆,近10万人次游客“相约”贡山,把假期交给一个个小村落,一幅幅喜庆交织、人文交融的文旅图景,映照活力贡山。

  秘境独龙醉游人

  中午,独龙江乡马库村哈滂瀑布观景台汇聚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和游客。万丈悬崖缺口跌落的巨大水柱,轰鸣喷涌,溅起几丈高的水柱。极目远眺,层林尽染,云海缭绕,独龙江犹如玉带,奔涌在崇山深谷间。

  “这里洁净天然,无丝毫人工雕琢,是一片难得的净土,可以‘放轻松’的地方。”昆明游客赵新摄影观景,尽情享受着秋季独龙江峡谷的壮美。

  卡雀哇广场,独龙族织女们巧手轻挑,织布纺线,展示独龙毯编织非遗技艺。游客们围在织女身边,观摩并亲手体验一丝一线如何变换出七彩独龙毯。“用古老的编织手艺,编织出具有现代审美元素的披肩、背包,卖到英国、荷兰等欧洲国家。独龙族同胞非常勤奋,很有创造力,让人惊叹。”上海游客肖云说,从织毯谋生到艺术追求,从自编自用到“指尖经济”,“新农活”里演绎出现代独龙江农民的美好新生活。

  巴坡村里,由鹅卵石、木槽花盆和竹栏围绕的庭院、菜园,与远处的雪山,近处的独龙江和林海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田园诗画。游客走步道,进庭院,宿农家,当一回山野村夫,梦一回太古民族的遗风,把假期交给“小地方”,感受“人间秘境”独龙江乡“一步跨千年”的美丽蝶变。

  “独龙江景点没有过度的商业化,很原始。走村进寨,传统农耕生活氛围浓郁,庭院秀美,林茂河绿,诗画一般。”赵新说。

  近年来,独龙江乡着眼于全域旅游发展,以“美丽庭院”建设为抓手,学习推广“千万工程”,加快和美乡村建设。广大独龙族群众去江边捡木柴、背鹅卵石,做木槽、建围墙、建菜园,种花草。从南面的马库村最北边的迪政当村,人居环境提升比学赶超的氛围越来越浓,道路一日一扫,内务卫生一日一晒,家家庭院美,户户花草香,一村一寨皆成风景,绘就出一幅生态美、百姓富、环境优、乡风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山水田园入梦来

  金秋,丙中洛镇千亩稻田稻浪翻腾,一丛金黄、一埂美景、一层意境,“云飘稻熟”的美景看不够,赏不尽。

  一场“我们如此热爱贡山”为主题的稻田音乐节,在野性秋田唱响。《阿妈的火塘》《草莓之歌》等满是乡土情怀的民歌,每一曲落幕,都能收获场下观众狂热的掌声。

  不少游客跨越千里而来,踏田垄,观稻海,听民歌,沉醉其中。

  “想不到在晚秋还能看到这么美丽的稻田,听到这么原生态的民歌,非常稀罕,不虚此行。”陕西游客杨女士和家人参加稻田音乐节,品稻花鱼、赏美景、住民宿,尽享惬意好时光。

  夜幕降临,篝火照亮丙中洛农家乐、文体广场夜空,各族群众手牵手,无限美丽穿越时空而来,令人沉浸当下忘了归途。

  松赞酒店建成开业,茶马古道修缮加固,雾里—秋那桶—滇藏界片区等“乡愁保护地”落地……这几年,丙中洛强基础、美环境、兴产业、聚人气,怒江第一湾、东风稻田、秋那桶等精品美丽景点串点成线,乡村旅游蓬勃兴起,孕育发展新希望。

  乡村旅游业的红火,让甲生村农家乐“娜珊哟”老板余旭军的生意蒸蒸日上。“储存的红米、腊肉一个国庆节就卖完了。”余旭军高兴地说,政府帮助村里打造特色稻田景观、养稻田鱼,让稻田成了网红打卡地,村民的红米、稻田鱼在家门口就卖出去了。

  清晨喝一杯酥油茶,静赏怒江晨雾缭绕;午后徒步茶马古道,聆听马帮故事;夜晚围坐火塘边,吃地道民族美食,饮一碗地道“侠腊”酒,听着涛声入眠,追寻心中的诗与远方。游客在丙中洛的旅途,无热辣滚烫,少喧嚣热烈,于云林春风中寻悠然。

  格桑花开云深处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江河纵横,风光旖旎,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犹如一幅缓缓展开的山水长卷,每一寸土地都写满了自然的诗意,是游客们探寻自然之美、体验民族风情的绝佳之地。

  夜晚,贡德公路边的迪麻洛村阿鲁拉卡山头上“扎西的小木屋”营地仍然灯火通明,游客或与当地藏族群众围着篝火跳锅庄舞,或和天南海北来的同道中人野营烧烤,体验“忘机磊落此间乐,把酒临风共土茅”的真意。

  “一年收入20多万元,还带动十多名村民就近就业增收。”扎西说。

  木料装饰的藏式风格民宿,深山湖泊、高原牧场、云端帐篷营地、杜鹃花海、沉浸式的民族文化联欢,吸引着一拨拨驴友前来“扎西的小木屋”打卡。

  孔雀山隧道开通后,贡德公路逐渐成为大滇西旅游环线的重要节点。迪麻洛村乘势而上,发展起特色民宿、山地露营、越野探险等旅游业态。藏族小伙子扎西瞧准机会,从当户外领队做起,成立旅游合作社,带着村民吃上了乡村旅游饭。

  盛世兴旅吟诗赋,格桑花开云深处。贡山生态+农文旅攻略下,曾藏在深山人未识的迪麻洛,依靠乡村旅游爆红出圈,以“美丽经济”撬开山区致富路。

  “小地方”也能做好旅游“大生意”。近年来,贡山县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文化资源,坚持写好“传承”“融合”“创新”三篇文章,全面实施旅居云南建设三年行动,实施丙中洛集镇改造、独龙文化生态旅游区建设,打造“那一朵”“扎西小木屋”等精品民宿,丰富旅游新业态。编排独龙族舞蹈诗《独龙·南青》、怒族原生态歌舞集《怒的家园》,完成“贡山特色菜谱”“独龙特色菜谱”整理开发,推出“独龙王子”“独龙纹面”体验项目,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独特文化体验优势,顺应“旅游下沉大势,跟上大众旅游时代浪潮,为游客提供更小众的旅行目的地,更独特的旅宿体验,更有趣的旅行方式。

  多元文旅绘新卷,山野村落皆诗乡。山水作底的峡谷明珠贡山,正盈盈“乡约”之光,聚势“小而美”县域旅游燎原之火。

  云南网记者 李寿华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