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怒江频道 >> 政务服务 >> 正文
这就是“上江力量”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7日 15:00:18  来源: 怒江州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答好五问促增收丨这就是“上江力量”

  秋收时节,稻浪翻金。在怒江州泸水市上江镇,3800亩旱地优质稻陆续进入黄金收获期,农民们抢抓农时,加紧收获。9月15日,记者走进上江镇丙贡村大山坪子组旱地优质稻示范区,亲身感受这场丰收盛宴。

  科技赋能,高效收割展魅力

  该示范基地位于海拔1450米区域,曾因灌溉条件匮乏,村民长期以种植玉米为主,大米依赖外购。自2023年成功试种旱地优质稻后,这里便成为示范样板,2025年种植面积已拓展至251亩。

  据上江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黄德义介绍,大山坪子组种植的旱地优质稻均分布在旱地和坡地上,选用的是杂交粳稻品种“滇禾优918”。

  走进示范基地,阵阵稻香扑面而来,伴随着机器轰鸣声,收割机来回穿梭,将沉甸甸的稻穗揽入“怀中”,而稻秆则被精细碾碎,抛洒回地,实现循环利用。这种现代化的收割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收割效率,展现了农业科技的魅力。

  村民克扒库算了一笔经济账:“用收割机收割一亩地只需花费两百元,而人工收割则需要四五个劳动力,效率还低,相比之下,机器收割既省钱又省力。”

  良种+良法,旱地也能出高产

  当天,上江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的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进行初步测产,结果显示亩产高达582.27公斤,远超预期目标,现场顿时响起一阵欢呼声。这一数据不仅验证了前期技术措施的有效性,更为今后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力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我们大山坪子组种植的‘滇禾优918’杂交粳稻表现尤为突出。”黄德义介绍道,“该品种在抗旱性方面的优异表现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通过良种选育、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可以实现旱地高产优质的目标,这不仅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开辟了新路径,也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撑。”

  村民很益周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今年,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他选择了“滇禾优918”作为种植品种,其种植的25亩旱稻获得了大丰收。看着堆满场地的金黄稻谷,很益周满脸喜悦地说:“种旱谷最好了!农药、种子都是国家免费提供的,今年产量比去年高很多,按去年的价格算,收入明显增加了。”

  政策扶持,传统农民变新型职业农民

  近年来,泸水市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上江镇特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重点推广耐旱性强、抗逆性好的优质稻品种。同时,组织农业专家团队深入基层,为农户提供从选种、育苗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灌溉条件,提高耕地质量,为旱地优质稻的稳定高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这些政策的扶持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尝试种植旱地优质稻。通过参与培训和学习新技术,他们逐渐掌握了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实现了从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

  村民波合芳分享道:“我们这里以前主要种苞谷,自从改种旱谷后,从去年开始就吃上了自己种的大米。技术人员全程指导我们怎么种,现在已经完全掌握了技术。”

  产业兴农,端稳山区群众“饭碗”

  此次旱地优质稻的大丰收,既是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最好回报,也是政府工作成效的生动体现。它充分展示了科技创新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潜力和重要作用,也为其他地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上江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新文忠表示:“旱地优质稻的出现,解决了山区农户无田种植水稻的问题,让农户自己不再买粮食。随着更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旱地优质稻作为一种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农业新选择,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旱地优质稻产业扩面增效、链条延伸,为牢牢端稳山区群众的饭碗,贡献更坚实、更有效的‘上江力量’。”(李美晶 和赛虎)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