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守护城市宁静!“控噪声”怒江在行动
为切实贯彻国家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策部署,持续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素养,怒江州已全面启动第三轮爱国卫生运动,聚焦“7个专项行动”展开深度攻坚。其中,备受社会关注的“控噪声”行动正以迅猛之势在全州范围内强力推进,旨在还静于民,全力打造宁静和谐的生活空间。
近日,怒江州生态环境局召开“控噪声”专题培训会,明确了到2027年底的目标:全州功能区夜间声环境达标率需达到85%以上,昼间平均等效声级控制在55分贝以内;各县(市)每年至少建设5个“宁静小区”,构建全民参与、共同治理的良好格局。这一规划为全州的噪声管控工作指明了方向。
自“控噪声”行动的号角吹响以来,怒江州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迅速响应,以“零容忍”的态度向噪声污染宣战。泸水市生态环境局联合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住建局等多个部门,形成执法合力,对建筑工地、住宅区域、娱乐场所等重点领域进行每日定时巡查。通过高位统筹、精准发力和全民参与,掀起了一场守护城市宁静的攻坚热潮。
怒江州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监测站站长周杨斌介绍道:“我们充分依托7个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如同张开了一张灵敏的感知巨网,全面覆盖全市的小区、道路以及工业区(香料园区),实施实时动态的噪声监测,24小时紧密追踪各个区域的噪声状况,一旦发现存在噪声超标排放的情况,便立即启动应对机制,与相关部门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携手开展综合治理行动。通过多部门的高效协同管控,全力为居民编织起一道宁静和谐的生活防护网。”
随着整治工作的深入推进,居民们切实感受到了生活环境的变化。曾经困扰人们的工地施工噪声、摩托车“炸街”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过去,施工机械的轰隆声、摩托车的呼啸声交织在一起,每到夜晚就搅得人心神不宁。但现在好了,经过相关部门有力管理,这些恼人的噪声都销声匿迹了,我们的生活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泸水市市区居民何金权满脸欣慰地说道。
据统计,今年以来,泸水市涉噪信访投诉量呈现出大幅下降的趋势,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这无疑是对“控噪声”行动成效的最好证明。
在各级各部门的协同努力下,噪声污染防治制度体系日益完善,监测能力也得到了持续增强。目前,全州共设立了239个监测点位,实现了对道路交通声、功能区声、区域声的全方位、全覆盖监测。泸水市率先实现了声功能区声环境24小时自动监测,为精准管控提供了详实可靠的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多部门联合执法的强大合力得以充分发挥,有效管控了重点领域的噪声排放,完善的噪声投诉处置机制确保了群众的诉求能够得到及时、妥善的回应,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大的民生福祉。”怒江州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广七妞表示,下一步,怒江州生态环境局将进一步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统筹各级各部门共同做好噪声污染防控工作,以建筑施工、交通领域、社会噪声、商业集中区域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管,不断完善噪声投诉处置机制,为群众营造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李美晶 李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