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南兰坪:以“四轮驱动”破题三级医院创建 筑牢边疆群众健康屏障
澜沧江畔,一场关乎县域医疗能级跃升的攻坚战正在打响。自2023年5月启动三级医院创建工程以来,兰坪县人民医院以沪滇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为契机,紧扣“制度筑基、学科强院、人才兴医、技术攻坚”四大主线,实现诊疗服务能力三级跳。2024年省级提质达标验收的顺利通过,标志着这个滇西北边陲医院正朝着“大病不出县”目标阔步前行。
制度筑基,管理赋能
构建“党建+制度”双核驱动体系,移植上海浦东医院现代管理制度59项,建立“行政下临床、干部下一线”工作机制。通过成立12个二级管理委员会和5个职能部门,形成PDCA闭环管理体系。推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度,建立绩效薪酬动态调整模型,实现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标准化。
学科攻坚,强基拓能
聚焦急诊急救能力建设,打造五大中心升级版:卒中溶栓病例年处理量提升3倍达46例,胸痛溶栓实现6倍增长,建成怒江州首个标准化介入导管室。学科建设实现“双突破”:新建创伤骨科等22个二级学科,开设糖尿病足专病门诊等35个特色诊疗单元;建成远程会诊等三大中心,形成“微创诊疗”等5大特色模式。与上海浦东医院共建12个专科联盟,推动门诊量、住院量分别增长26.03%和44.33%。
人才兴医,梯队成形
实施“1+N”带培人才“星火”计划,1名上海医疗帮扶专家带培N名本地骨干、1名骨干带培N名青年的形式,共带培出35名本地技术骨干。推进“N+1”人才研修“东游记”取经行动,选派52名医护赴沪进修,形成“带不走”的人才矩阵。建成微创实训等三大培训平台,创新“分阶定等”考核体系,人才培养周期缩短40%。通过“三名工程”(名医、英才、每月之星)评选,建立136份成长档案,实现四级手术等核心技术本土化。
技术突围,量质齐升
聚焦县域诊疗技术空白,建立技术引进转化机制。累计开展首例技术174项,三四级手术量增长78.71%,微创手术率提升4.3倍。CMI指数提升2.29%,DRG组数增加21.57%,病例组合复杂度显著优化。建成标准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门诊服务优化18项流程,县域外转诊率下降35%。兰坪县人民医院的蜕变之路,是健康中国战略在边疆民族地区的生动实践。随着五大中心通过省级认证、重点专科建设持续深化,“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愿景正在转化为现实图景。(和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