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怒江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怒江州农文旅“魔方融合” 开启乡村振兴“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8日 09:12:00  来源: 怒江州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怒江州农文旅“魔方融合” 开启乡村振兴“加速度”

  2023年以来,怒江州把激活乡村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农文旅融合示范村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在全州选定20个村作为第一批农文旅融合示范村,积极探索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

  科学谋划,精心布局,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发展模式

图片
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茶厂组 图源:“走进福贡”微信公众号

  在示范村建设中,怒江州坚持科学谋划,精心布局,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发展模式。泸水市、福贡县、贡山县依托“轻介入、微改造、精提升”的思路,结合各村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泸水市古龙坝村依据稻花鱼、山地红软米等特色农产品及稻田养鱼基础,布局产业,绘就田园风光。

  在樱花盛开的季节,踏入上江镇付坝村,恍若步入了一幅细腻勾勒的田园诗画。随着上江镇古龙坝农文旅融合示范村建设项目的推进,通过政府协商引导、经营者租赁房屋的形式,王娟的“我的小院”应运而生。

  2024年5月4日“我的小院”正式对外营业,小院集休闲观光、民族服饰展示、农家小菜园、垂钓鱼塘以及亲子体验菜园等多样景点为一体,成为游客心中的一方乐土,加之主人的热情大方,来此游玩的客人络绎不绝。

图片
高玉生 摄

  小院的主人名叫王娟,这位自称为“古龙坝最努力的老板娘”,一边热情地招呼着客人,一边分享着她的故事。“我除了做餐饮服务以外,我还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请到了‘我的小院’,大家来‘我的小院’不仅能吃到生态的美食,还能观赏到非遗的产品及购买这些非遗产品。还有我们本地的咖啡,农特产品都可以在‘我的小院’里购买到,我想把‘我的小院’努力做好,带动附近老百姓的增收,为乡村振兴助力。”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我的小院”已成为古龙坝村一张闪亮的名片。面对未来,王娟满怀信心与憧憬。

  贡山县独龙江乡孔当村凭借独龙族文化与自然景观,建设非遗工坊与家庭作坊,提供独龙毯编织体验等服务,实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福贡县老姆登村茶厂小组依托茶产业,打造茶文化体验区,融入傈僳族文化,开展歌舞表演等活动,让游客品茶同时感受民族文化魅力。

  “这次是我第一次来老姆登,来了之后我觉得天非常蓝,云彩很漂亮,还欣赏了怒族的歌曲(表演),我非常喜欢,喜欢这个地方。”一位来自保山的游客向记者表达了对老姆登的喜爱。

  党建引领,创新机制,谱写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新篇章

图片
傈僳寨子丙舍坝 图源:“怒江文旅”微信公众号

  怒江州以“一个核心、三个业态、四个机制”为依托,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探索建立“政府引导+村民主导+高校指导+企业参与”的乡村建设新模式,全力推进农文旅融合示范村建设。

  在建设期间,20个示范村以工代赈招聘用工2558人,累计发放工资2150.2361万元。已运营村庄吸纳本地乡村旅游从业人员200多人,月平均工资约2200元。各村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产业情况、招商状况,建立了“一村一利益联结方案”。

  “当时,我们50多个村民都参加了绿美村庄以工代赈项目,以前出去外面打工,现在可以不用出去了,在家门口就可以务工了。”贡山县芒孜村克力当小组村民王付林脸上是藏不住的喜悦,他说:“是绿美村庄建设让我们的腰包鼓起来了,家园也更美了。”

  精准招商引资,强化产业带动,共筑乡村经济发展新高地

图片
先锋书店 图源:新华社

  精准招商引资,强化产业带动,怒江州坚持运营前置,统筹部署后续运营管理,通过招商引资主动引入市场主体,建立“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集体经济+合作社”、国有平台企业和行业协会参与等多种形式推进农文旅融合示范村运营管理。

  泸水市阳坡依托村庄地理优势,引入知名品牌“先锋书店”,建设了怒江大峡谷先锋书店,自2024年9月正式运营以来,先锋书店在网络上火爆出圈,吸引了大量游客。2024年12月由怒江文旅集团引入怒江滑翔伞飞行项目,试运营期间体验游客100人次,实现营收7万元,

  “我们把天上飞地跟江里面游的进行一个结合,做成了一系列的产品,让我们广大群众及来怒江的游客来体验,来一起领略我们怒江的大峡谷的景色。”怒江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户外体育项目负责人华国之向记者介绍道。

  福贡县拉马底村引进地平线公司参与农文旅融合示范村的运营,通过开展溯溪、飞拉达等户外项目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增收;贡山县以精品酒店和高端民宿为切入点,引入康藤·阿鲁腊卡帐篷营地、东风松赞丙中洛·山居、既下山·雾里营地等高端酒店企业,重丁丁大妈民宿、屲仚听客溪,东风空谷幽兰、稻隐山居等精品民宿先后投入运营。

图片
图 江蕊先

  一双运动鞋,一个双肩包,三五好友,几顶帐篷。这种亲近大自然的旅行是一种当代热门的“慢生活”体验新方式。在康藤阿鲁腊卡帐篷营地的高台上,暖阳照耀着四周环绕的雪山,山顶镶嵌的金边与瓦蓝的天空相映成趣。帐篷营地被大片的野蕨包裹,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显得愈发自然和谐。

  康藤阿鲁腊卡帐篷营地有24顶帐篷,围绕“原生野境”设计,保留了“高山蕨海”特征,呈流线型分布。帐篷内饰融入了当地藏族、怒族民族特色,就地取材,将文化中的“野”性进一步表达。营地配套酒吧、书吧、高原网球场、马场等设施,保障游客的日常需求的同时与周边村组合作,以开设旅游徒步路线、聘请本地向导、小组文艺队等方式促进村民增收。

  “我们的徒步活动采用的都是当地的向导,因为当地的村民对周边的环境、民俗比较熟悉,把客人交到他们手上,然后由他们来带。同时,营地除了个别管理层,90%以上的员工都是当地的村民,来帮助村民们增收致富。”康藤阿鲁腊卡帐篷营地经理蔺以广说。

  夯实项目基础,提升村容村貌,构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

图片
独龙江乡政府所在地孔当村全貌。高玉生 摄

  怒江州以匠心独运的策略,深耕项目根基,致力于美化村容村貌。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州政府以农文旅融合示范村建设为突破口,紧紧抓住“千万工程”和人居环境提升两大抓手,不断推进“一水两污”、沟塘河渠、畜禽粪污处理的重点工程。

  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整治等工程亦加速推进,力求实现“村、山、水、林、田”五要素的和谐融合,共同构建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基础设施得以全面完善,新建成农村两污设施27个,改建农村厕所44座,提升农村道路23732米,拆除违建53处,改造房屋211幢,新增绿化面积9483平方米,农村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泸水市以植树造林、水土流失治理等护绿行动为基石,通过打造四季梯田、净菜园区、油菜花田、农家小菜园、亲子体验菜园、玫瑰廊道等绿色业态,将生态优势巧妙转化为经济优势。福贡县则通过“六改行动”——改院、改园、改墙、改门、改圈、改厕,使村庄环境焕然一新,极大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村容村貌实现了从“脏乱差”到“洁齐美”的华丽转身。贡山县更是将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目标与实际紧密结合,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已实现全面覆盖,村民在村委会、村小组的有序组织下,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全面的人居环境整治,为“百千万工程”示范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活在泸水市老窝镇老窝村的村民段利华,谈及村里的变时,感慨万千。昔日泥泞的土路已换新颜,铺上了光滑的水泥路面,如今行走在村间,污水与脏水的痕迹难觅,相较往昔,环境的显著改善令人瞩目。段利华激动地说:“居住在这种环境下,我感觉非常幸福的。”

  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师忠东表示:“未来,我们将聚焦‘运营’这一核心,主动寻求与实力雄厚的开发、运营主体建立紧密合作,优化联农带农的利益分配机制。同时,我们将着力开发旅拍、研学、徒步、采摘、非遗展演、民族美食等多元化业态产品,强化宣传推广力度。力争将农文旅融合示范村打造成为全州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工程。”

  主要经验和启示:

  党建引领农文旅融合。怒江州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成立领导小组、组建专班等方式,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推进示范村建设。同时,创新运营模式,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推动农文旅融合示范村可持续发展。

  联农带农促农文旅发展。怒江州通过建立以工代赈、乡村资产运营和管理、以乡村CEO为主体的经营机制、以农民和村集体收益为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将餐饮、民宿、特色农产品等业态纳入村集体经济运营管理,完善收益分配机制,让农民分享农文旅融合示范村建设红利。

  招商引资助力农文旅。怒江州依托区位、文化、生态等优势,精准引进生态旅游、度假康养、户外运动、研学旅行等领域的优质企业,为示范村建设注入先进理念和技术支持。同时,通过引进的优质企业以商招商,进一步拓展了农文旅融合示范村的发展空间。

  文化传承增强民众认同感。怒江州在农文旅融合示范村建设中,注重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如泸水市的傈僳族文化、福贡县的怒族文化、贡山县的独龙族文化等,通过建设研习馆、开展民俗演出、制作民族工艺品等方式,创新文化表现形式,丰富旅游体验,让民族文化在现代旅游舞台上焕发光彩,增强民族自信心与文化认同感。(鄢婕 熊文智 赵晗)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