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怒江频道 >> 要闻 >> 正文
沃柑坐上无人机 科技助农提效率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5日 10:19:27  来源: 泸水时讯

  原标题:沃柑坐上无人机 科技助农提效率

图片

  春分节气刚过,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六库街道六库村的300多亩特色水果种植基地里,已挂果的80亩沃柑迎来采摘季,预计产量达200吨。连续几天来,新鲜采摘的沃柑坐上无人机,精准地从果筐“飞”到车厢,踏上运往州外的旅程。

图片

  红色的塑料袋系在一根细棍上,车向前举起棍子朝天空摇了几下,不一会儿,头顶就传来农业无人机机翼的轰鸣声,一根吊绳缓缓降落到车面前,他熟练地抓住吊绳,将保险扣解开后,又迅速而准确地将装满沃柑的果筐稳稳地挂在吊绳上,再扣好保险扣,果筐立即腾空而起,向着沃柑收集点飞去。基地里,一筐筐新鲜采摘的沃柑正等待空中运输。

  “做梦都没想到,以前是人背马驮、公路运输的方式,现在又加入了无人机运输,科技的发展,真是太快了。”“指挥”无人机吊绳落点,并将一筐沃柑吊装升空后,六库街道瓦姑村禾木坪组村民车向前向记者感慨道。

  在无人机飞手的精准操控下,大约30秒钟后,果筐降落在等待装车的平地上,几名工人立即进行初步筛选后,又将商品果装上车。一趟无人机来回,采摘好的100斤沃柑就从地里“飞”到了车上,而这个时间仅有短短的30秒钟。

  “100斤沃柑需要两个人背,一个来回差不多要30分钟左右,无人机一趟就能吊运,来回就在30秒到40秒之间,”无人机飞手汤成旭告诉记者。

图片

  近年来,六库村结合实际,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2020年开始建设特色水果种植基地300余亩,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由怒江富邦经济林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管理。2021年,基地引进了节水灌溉系统,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基地建设以来,累计用工人数超过3200人次,每年发放务工工资60余万元。

图片

  今年沃柑迎来丰收,橙黄的果实沉甸甸地挂满枝头,由于基地坡度较大,采摘点和运输点距离最远的近3公里,且都是陡坡,人工背运费时费力。合作社首次采用无人机吊运,运用科技代替人力完成背运的重活。连续三天,分别能承载130斤的两架农业无人机在预设航线内轻盈起舞,60吨新鲜采摘的沃柑从枝头直达车厢,大大提高了采收、运输效率。预计10余天完成采收、运输。

  “人工背运,一天最多就是三吨,现在用无人机运输,太省时间了。我们要抓时间,让鲜果尽量提前一天能走一车就走一车。”怒江富邦经济林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代星辉说,这些沃柑先运往江西省,经过筛拣加工后运往新疆等国内市场和俄罗斯等国外市场。(胡陈兰 刘薇薇 邓正琦)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