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浸润”行动!赋能怒江教育高质量发展
今年三月开始,每天午间12:50,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学生朱加李都会准时为泸水一中艺考生辅导音乐课程。他手持节拍器,带领学生分辨音高、音值、音色与音量的差异,这样的场景将持续一整个学期。
2023年秋季学期,云南省第一轮体育美育浸润行动全面展开以来,云南师范大学已先后选派4批共636名师生深入怒江,帮助当地各中小学缓解音乐、体育、美术教育人才紧缺问题。
因为教学风格灵活,每一批支教老师都会很快融入到当地学生群体中。“这些老师总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在泸水一中艺考生胡晓容眼里,这些支教老师既是老师也是朋友,“遇到学习上的困惑时,他们总会站在我们的角度给出贴合实际的建议。”
改变不仅发生在学生身上。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专业学生赵依帆初到泸水支教时,发现孩子们握着仅剩指甲盖长的铅笔,却在泛黄纸页上画出星河与群山,“他们的眼睛比城市霓虹更亮,这里才是我该扎根的地方。”
以往在不少学生眼中,音体美课程不过是主科学习之余的“调味品”,甚至被当作可有可无的存在。而云南师范大学支教学生通过将音乐与民族文化融合,以创意美术激发想象力,借趣味体育培养团队精神,逐步扭转了学生们的看法。“音体美这些学科不仅能让我们放松身心、提升学习效率,还能塑造思维、培养毅力,对我们健康成长是很有帮助的。”泸水一小五年(6)班的胡迪说。
教育为纽带,以帮扶为使命。多年来,云南师范大学与怒江州携手并肩,深情书写情系峡谷、心连边疆的动人篇章。云南师范大学先后为怒江州输送了1520名优秀毕业生,占专任教师数的21.58%,为怒江州教育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2014至2016年,每年为怒江州委培20名“怒江州免费师范生”;连续6年为怒江培养“公费师范生”。
“我们要打造‘云师大+怒江’特色品牌,让浸润行动成为边疆美育新引擎。”云师大体育学院副院长袁凤梅表示。随着该计划被纳入2025年云南十大惠民实事,这条跨越峡谷的教育纽带正愈发坚实,让音体美教育的清泉持续滋养边疆成长。(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