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丽乡村的“ 美丽经济”
贡村美丽乡村一角。 张四伟 摄
立秋时节,走进泸水市上江镇丙贡村,放眼望去,绿树成荫、瓜果飘香,随处可见文明乡村、富裕乡村、幸福乡村的迷人景象。
时值正午,顺着一条平整宽阔的水泥路往前走,一块简朴而独特的牌坊映入眼帘,上面写着:汤臣一品牛肉火锅店。
走进干净整洁的火锅店里,今年36岁的店主左光华正忙着给客人们添茶倒水,满桌原生态食材的火锅阵阵飘香。
2002 年,17 岁的左光华和同村年轻人一样,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挣钱。他辗转在北京、上海、昆明、成都等地的娱乐和餐饮行业打拼。
多年的打拼,左光华有了一定的积蓄。2018 年,饱尝漂泊之苦,怀着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在和家人商量后,他回到家乡丙贡村蛮辉小组开始了养殖、餐饮创业之路。
得知消息的亲朋好友都不看好,但得到了母亲和哥哥的大力支持。
最初,左光华建了一个养鸡场,开始养殖本地土鸡。因缺乏养鸡技术,赔了不少钱。后来从网络、电视、书本里学了一些技术后,养鸡场开始慢慢好转起来。
“母亲今年 70 岁,我回来创业,开店做生意,就是要把日子过好。”话语间,左光华透露出作为一家之主的骄傲。
外出打工时,左光华看到汤臣一品牛肉店生意火爆,想到老家黄牛养殖户很多,开牛肉店较少,回乡开店做生意应该有前景。于是,左光华在自家院坝开办了汤臣一品牛肉店,经营牛肉火锅。
左光华告诉记者,相聚是火锅的本色,也是它的特色。每一口火锅,每一次围坐,都是一场人间小团圆。
“我这里有 4 个包间,有些顾客喜欢坐在院坝享用,生意最好时一天有七八桌,毛收入有 3000多元。”左光华说。
干锅十三香、五香凉片、红烧牛蹄、特色大干巴、特色小炒牛 肉 …… 汤臣一品牛肉店的菜单“简单粗暴”,没有花里胡哨让人不知所云的称谓,全部都是食材本身的名字。
左光华说,黄牛都是村里购买并在店内自己宰杀的,在肉质新鲜的状态下,把牛肉、牛肠等食材放在一起熬煮,利用相辅相成的原理,让各种食材的味道相互融合,没有添加任何香料、香精,只放些盐。
“浓浓的肉香中,还夹杂着淡淡的清鲜味,这是我个人认为当地最好吃的牛肉火锅店。”这是来这里就餐的一位食客的评价。
只要有人来,左光华总是满脸笑容,热情相迎,为他们泡上一壶热茶。这是左光华对入店食客雷打不动的社交方式,虽然颇具江湖气息,但是让每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心里暖暖的。
服务热情、风味独特、价格实惠,这家藏在深山中的火锅店,生意一天比一天好。
“我们的食材就是新鲜,今早就宰了一头。底料都是我亲自制作,几十种佐料,全都是原汁原味纯天然的。”左光华说。
小肠、毛肚、血旺是这家火锅店的必点菜。左光华说,店里的小肠是没有泡发过的,提前煮20多分钟,卷曲之后口感更好。同样,店里的豆筋、宽粉等都是干货,极大地保留了食物的本味,也考验着食客们的耐心。
“我们从早到晚都在营业,老顾客都会提前打电话。”左光华说,下一步,计划扩建店面,并增加5至6名员工。同时,在自家地里种植一些水果,待水果成熟后用来招待顾客。
致富不忘乡邻,左光华不仅通过养殖、餐饮走上致富道路,他还让本村3户贫困户到牛肉店打工,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增收。
服务员孟建琴家里有60多岁的老母亲,儿子读大学,丈夫在家务农。在这里打工每个月有2800元的收入,可以补贴家用。“打工顾家两不误,真是太好了。”孟建琴说。
美丽乡村带来“美丽经济”,产业振兴的助推让美丽乡村不单单是建成一处“景”,更是激发建设美丽乡村的活力。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像左光华一样,越来越多的村民走上了创业致富路。
左光华告诉记者,除了养鸡、开店,他想发展乡村旅游,把家乡建设得更美丽,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染红了天边的云彩。左光华凭栏眺望,自信的笑容洋溢在脸上,如同天边的云彩,耀眼夺目。(记者 忠林邓 李文才 张四伟 李超 褚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