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东经98°39′~99°39′,北纬25°33′~28°23′之间。北靠西藏察隅县,东连迪庆、丽江、大理3个市、州,南接保山市,西与缅甸接壤。东西横距153千米,南北纵距320.4千米,国境线总长449.47千米。
怒江州为云南滇西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地势北高南低,整个地势由巍峨高耸的山脉与深邃湍急的江河构成。自西向东由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碧罗雪山、云岭山脉呈北南走向的褶皱山系和独龙江、怒江、澜沧江3条由北向南大江深切谷相间排列,贯穿全境,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山峡谷之一。 怒江峡谷长316千米,平均深2 000米,汛期呈U型,旱期呈怒江 傈僳族自治州年鉴/ 2015V型。境内多为高山陡坡之地,按省测绘局1984年的资料,坡度在25°以上面积8 910.43平方千米,占87.7%列化,坡度在35°以上的4 064.94平方千米,占40%。怒江州海拔4 000米以上的山峰多达40余座,最高峰为高黎贡山楚鹿腊卡峰(当地人又称嘎娃嘎普峰或嘎阿嘎普峰),海拔5 128米,有长约3千米的现代悬冰川、冰舌前缘下伸到海拔4 000米处;最低点为海拔738米的泸水县蛮云村的怒江边。
怒江州情特征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历史悠久
怒江在汉代分属越嶲、益州、永昌等郡。魏晋时期,分属永昌、云南、西河等郡。唐南诏时,分属铁桥、剑川、永昌等节度。宋大理政权时期,设澜沧郡(后改兰奚郡),辖今兰坪等地,属谋统府;泸水属胜乡郡。元代分属临西县(今维西县)、立兰州、云龙甸军民府和永昌府。明代,兰坪、碧江、福贡等地属丽江府,泸水分属大理、永昌二府,清代丽江、大理、永昌三府下属六库、老窝、鲁掌、卯照、康晋、叶枝等土司分别统管。辛亥革命后,成立了 “ 殖边公署 ” 、 “ 殖边总局 ”及鲁掌行政公署。民国五年(1916年)先后改为行政公署(后改为设治局),分隶于丽江和腾冲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8月23日建立了包括泸水、碧江、福贡、贡山4县的傈僳族自治区。1957年1月,改称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并把原属丽江专区的兰坪县划入怒江州建置。1956年10月,成立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1973年8月,自治州首府所在地由原碧江县知子罗镇迁移至泸水县六库镇;1986年9月24日,撤销碧江建置,将原碧江县的古登、洛本卓两个区划归泸水,架科底、子利甲、匹河三个区划归福贡县。1987年11月27日,改兰坪县为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1961年6月4日,中国政府收回了1911年被英国侵占的片马地区。
民族众多
境内居住傈僳、怒、独龙、普米、白、彝、汉、纳西、藏、傣、回、景颇等22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49.77万人占总人口的93.71%,其中傈僳族28.88万人,分布在全州境内;白族14.38万人,分布在兰坪、泸水、福贡;普米1.90万人,分布在兰坪;怒族 3 . 29 万人,分布在福贡、贡山、兰坪;独龙族0.61万人,分布在贡山。州内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因受地域民族语言的影响,兼用其他语言,其中,4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即傈僳文、藏文、傣文、独龙文字。州内主要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主要有各民族自有的自然崇拜和不同时期传入的道教、佛教(含藏传、汉传)、基督教、天主教信仰。
文化多元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好成较。福贡县图书馆、泸水县村级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建设试点工程和上江镇民族综合文化站项目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六库土司衙门维修、兔峨土司衙署维修改造工程完成初验;建成扶贫攻坚项目 — “ 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224个,安装全民健身路径5条,全州体育场地达1 107个。群众文化工作发展良好。继续开办青少年各类文化艺术培训班,全年培训人数达2195人次。举办了澡塘会、2015年首届“中国梦.青年梦——舞动青春 ” 街舞大赛、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户外音乐会等重大节庆专场文艺晚会演出70多场,观众达58 000多人(次)。为机关、社区、医院、学校、企业、驻军等单位辅导文艺340余场次。成功举办了“怒江州第24届乡级农民文艺汇演”、鲁掌镇第三届“刀山火海”文化节、兰坪县白族“二月会”文艺活动。
资源丰富
州内已发现各类金属矿藏28种,矿床点294个,其中小型以上矿床27处。主要金属矿有铅、锌、银、铜、铁、锡、金、钨、铍、汞、钼、镍、锑等。铅锌是本州主要矿产,有30多个矿床和矿点,已探明铅锌储量1664万吨以上。兰坪县金顶凤凰山铅锌矿床是中国已探明的最大铅锌矿床,也是世界上特大铅锌矿床之一。伴生有大量的镉、锶、铊、镓银和硫铁矿、石膏、重晶石等共生矿产、储量集中,埋藏较浅,80%以上可以露天开采。已发现64个铜矿床点,探明储量14万多吨。探明25处锡钨矿,储量4.1万多吨。非金属矿主要在有盐、煤、云母、水晶、绿柱石、玉石、大理石、金钢砂、石膏石等。大理石储量概略估计达43.7亿立方米。已探明储量为2 000多万吨。新能源建设工作正有序推进,中缅油气管线怒江支线项目已获得省发改委开展前期工作的函,正积极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前期工作经费已到位1 700万元。光伏发电项目,泸水、兰坪两县人民政府与相关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计划建设3个光伏发电场,装机14万千瓦,其中:兰坪2个光伏发项目已各获得2015年光伏发电指标1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