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兔峨乡石榴产业成乡村振兴“红色动力”
兔峨乡石榴种植区位于澜沧江干热河谷地带,过去部分坡地植被覆盖率低,存在水土流失风险。乡党委、政府推进”生态修复+产业培育”模式,让石榴园不仅增加了绿地覆盖,树木根系还起到了固土保水作用。这片曾经的干热河谷坡地,如今已披上绿装,成为山区一道亮丽风景,更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红色动力”。

“我们推广绿色防控与节水灌溉,减少农药使用,提升果园生态功能。”基地负责人介绍,这种生态与生产协同发展的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石榴产业已成为兔峨乡带动农户增收的重要支撑。通过“土地流转收租金、基地务工挣薪金”的方式,建立起稳定的联农带农机制。

据了解,目前全乡累计流转土地1100余亩,年支付租金约21万元,惠及60余户农户,户均年增收约3000元。同时,石榴基地为本地群众提供常年务工岗位,2024年累计用工约1.1万人次,发放劳务报酬130余万元,人均增收超过8266元。

“在这里务工,顾家、务农、增收三不误。”正在果园忙碌的村民笑呵呵地说。
兔峨乡坚持高标准建园、规范化管理,主栽的“黑金刚”黑籽石榴和突尼斯软籽石榴,因果实品质优良、风味突出,逐步赢得市场认可。

目前,兔峨乡正加快推进产业链配套建设,完善分拣包装、冷链物流等设施,积极拓展电商销售渠道,推动石榴产业从生产向加工、销售环节延伸。让红火榴果结出群众甜蜜日子,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李娇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