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敢闯敢干!傈僳族青年敢顶此以乐赋能,小店闯出致富路
在福贡县上帕镇润福社区,易地搬迁青年敢顶此经营的“小敢手机平板琴行”里,琴声、歌声与顾客的交谈声此起彼伏。这位傈僳族青年巧妙地将民族音乐爱好与手机维修、销售业务相融合,探索出一条“线上展示引流、线下服务创收”的创业新路径。如今,他月收入稳定在万元以上,成为安置点群众靠勤劳双手实现致富的生动榜样。

走进润福社区B7栋的综合门店,敢顶此或在工作台前专注地维修手机,或对着镜头直播演唱原创傈僳族歌曲。他的直播内容别具一格,将音乐才艺展示与手机功能介绍、吉他销售自然衔接,吸引了不少网友驻足关注。
从大山移民到城镇社区,敢顶此一度在迷茫中寻找出路。2020年,他们一家从架科底乡达大科村搬入润福社区。生活条件改善了,新的焦虑却随之而来:“以前在村里靠种地,收入很低。搬进新家后,怎么让一家人稳定生活下去,成了头等大事。”

起初,他只能在县城四处打零工,收入不稳定,也难以发挥自己的特长。转机源于他从小对音乐的热爱——他将自己演唱的傈僳族歌谣视频发到短视频平台,原生态的歌声意外获得了大量关注,积累了近两万名粉丝。“一开始只是单纯分享,没想到大家这么喜欢,直播时还能收到打赏。”这让他萌生了将爱好与事业结合的想法。

一位开手机店的朋友看中敢顶此的粉丝基础,邀请他帮忙宣传手机业务,效果显著。借此机会,敢顶此从朋友那里学会了修手机的技术,并萌生了自己开店的想法。为了提升维修技艺,他收购了几百台旧手机反复练习;后来又通过直播试水,在家售卖手机和吉他,效益逐渐显现。2024年12月,在家人支持下,他的综合门店正式开业。

敢顶此逐步创新经营模式:线上通过音乐短视频和直播吸引同好,实现精准引流;线下则依托门店提供可靠的手机维修、销售和乐器体验服务,将关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客源。
弟弟迪恒香说:“我跟着哥在店里帮忙快一年了,从一开始啥也不会,到现在修手机越来越熟练,总算有了门能吃饭的手艺。”

商家寿立强说:“他这店开起来后,咱这片区的人流都多了不少!我修摩托的店就在旁边,沾了不少光,生意比以前好做多了。更贴心的是,他有时候直播还会顺便提一嘴我的摩托维修店,帮我引了不少客,遇上这么个热心邻居,真是太幸运了!”

一人创业,多方受益。敢顶此的小店铺发挥出带动就业、促进商圈活力的大能量。弟弟在他的带领下学到了技术,邻店商户也享受到他带来的客流红利。

敢顶此说:“我自己很喜欢音乐,平时喜欢发抖音、快手。发现傈僳族的家人们喜欢我的原创歌曲,他们就关注了我,我粉丝一万多了之后我就在快手、抖音上宣传我卖的一些东西。通过网络他们找过来照顾我生意,下来县城以后,我自己做了生意,在县城里养活自己,稳定下来了,比以前生活更方便和更好了。”

如今,敢顶此的店铺月营收稳定在1万元以上。他的经历生动说明,在好政策的支持下,易地搬迁群众完全能够凭借自身的勇气与智慧,在新家园中开创出属于自己和家庭的幸福新生活。(石智坤 马星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