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怒江非遗魅力!怒江代表队在云南省第十四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中斩获佳绩
云南省第十四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于9月25日至9月30日,在昆明市成功举办。本次展演共74个节目,节目分传统和创新两大类别,包括舞蹈、声乐、器乐三种艺术形式,内容千姿百态、精彩纷呈,云南非遗风采集中绽放。来自云南省各州市的16支参演代表队约1200余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艺人、基层文化工作者参加展演。

本次展演怒江代表队
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载誉而归
荣获赛事最高奖项传承奖1项(全省共6项)
优秀组织奖1项(全省共5项)
铜奖3项
充分展示了
怒江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丰硕成果
传统类声乐节目《心中的歌谣(哦得得)》获传承奖。


传统类器乐节目《月亮山下的“期奔”声》获铜奖。

传统类声乐节目《嫁女调》获铜奖。

创新类声乐节目《乡村振兴唱山歌》获铜奖。

传统类器乐节目《过江调》和创新类器乐节目《格桑花》参加展演。


州文化和旅游局从2024年底就启动展演筹备工作,联动四县(市)文化和旅游局,提前谋划,提高标准,高位推动,多次邀请省、州级专家开展田野采风,精心创作,反复打磨,共选送6个节目,全部入围展演。共组织70名演职人员赴昆明参赛,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3人,其余均为民间艺人和基层文化工作者。演员年龄跨度极大,下至8岁稚子,上至82岁耄耋,均同台竞技,充分展现了怒江非遗活态传承的生动画面。他们以饱满的热情、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评委的高度认可和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本次组织参加展演并获得优异成绩,不仅为怒江州赢得了荣誉,更是一次对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集中检阅和有力推动。通过省级展演平台,有效提升了怒江州非遗代表性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了与不同地域间非遗的交流互鉴,进一步激发了群众的文化自信与自豪感。
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将以本次获奖为新的起点,不断健全传承保护体系,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创新实践,通过文化赋能,持续推动全州文旅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