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怒江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云南福贡解锁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7日 09:49:35  来源: 中国县域经济报客户端

  原标题:科技为钥 政策为引——云南福贡解锁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云南西部,怒江大峡谷的晨雾中,福贡县布拉底村千亩茶园里,大疆农业植保无人机正沿着预设航线施肥,机翼掠过之处,茶芽在阳光下泛着鲜绿光泽。“无人机一天能作业近千亩。这是经过土壤改良后升级的富硒茶园,产值将比之前提升几十倍!”福贡县硒元素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唐双荣一脸欣喜地说。

  福贡县布拉底茶园  图源:福贡县融媒体中心

  这个场景,正与不久前农业农村部、科技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合拍同奏。福贡县硒元素茶业有限公司用科技创新突破缺硒土壤的发展瓶颈,为云南富硒特色农产品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以科技创新激活边疆特色农业,在福贡县行之不易却又势在必行。

  “福贡山高谷深,传统农业难破瓶颈,惟有把科技作为‘金钥匙’,才能让特色产业从‘种得好’向‘卖得好、效益好’跨越。”福贡县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道出了福贡县产业升级的核心思路。如今,从“福硒贡茶”的品质跃升到大峡谷草果等特色农业产值倍增,科技创新正给这片立体山地创造一切可能。

  政策锚定:创新协同“强磁场”

  “以前种茶凭经验,现在有了‘政策+科技’双保险,心里踏实!”福贡县上帕镇达普洛村茶农李娜石说。近年来,福贡县立足“峡谷立体农业”特质,构建起“政府统筹、部门协同、多元参与”的科技创新保障体系。

  为推进科技创新赋能特色农业发展,福贡县设立专项基金、搭建协作平台,旨在让科研院所的“智力”、企业的“活力”、农户的“动力”拧成一股绳。

  福贡县将农业科技创新纳入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整合退耕还林、沪滇协作等政策资源,设立每年500万元的特色农业科技专项基金,重点支持品种改良、技术推广和平台建设。按照七部门《实施意见》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要求,福贡县建立农业科技企业培育库,对石月红茶业等科技型企业给予研发补贴、人才引进等“一企一策”支持,推动其成为创新成果转化的“主阵地”。

  企业的创新实践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效能的关键环节。福贡县硒元素茶业有限公司与相关科研机构联合攻关,通过产学研协同,将实验室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应用,有效解决了资源欠缺问题,这一模式充分体现了《实施意见》中“优化农业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的要求,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同时,硒元素茶业公司也是《实施意见》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生动体现。

  福贡县还借鉴《实施意见》“健全区域农业科技协作机制”的部署,与上海市浦东新区共建科技帮扶通道,引入资金与技术资源,形成“政策引航、资金护航、机制保航”的创新生态。

  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让科技创新有了坚实支撑。截至2025年8月,福贡县建成省级“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1个,培育科技型农业企业3家,制定等地方标准6项,为特色农业装上了“创新引擎”。

  院地联动:产业升级源动力

  “草果座果率从30%提升到58%,这是专家团队带来的‘科技密码’!”福贡县鹿马登乡巴甲朵村村民此路波看到草果破产在望,难掩心中的喜悦。

  福贡县主动对接“国家队”“省队”科研力量,构建了“特派团+院士站+专家团队”的技术攻关矩阵。在茶产业领域,国家科技特派团团长、云南省农科院研究员陈林波带领11名专家踏遍福贡六乡一镇,针对品种退化、加工粗放等问题,引进紫娟、佛香3号等优质品种,在亚朵村建成20亩示范基地,其茶叶直供上海亚朵商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千余家酒店。

  为破解“福硒贡茶”品质提升难题,专家团队创新土壤改良技术,在布拉底产业园实现精准补硒,使富硒茶叶溢价达30%,千亩茶园年增收超200万元。企业负责人唐双荣表示,政策的支持为企业研发注入了强劲动力,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在草果产业主战场,云南省农科院团队与安徽大学专家联合攻关,推广“草果+养蜂”辅助授粉、“智能虫情监测+杀虫灯”绿色防控等技术,推动上帕镇草果亩产提升38%,2024年销售额达8348万元。而“草果+白芨”套种模式的落地,更让每亩山地增收超3000元,实现“一地双收”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科技下沉:助农增收有秘籍

  “疏枝要留3—5个壮芽,施肥得用茶树专用肥配生物有机肥。”在老姆登村的“田间课堂”上,科技特派员正手把手传授管护技术,茶农丰卫林认真记录着要点。

  为让科技成果真正扎根田间,福贡县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组建由30名本土技术骨干组成的服务队,通过“火塘会+实操课+线上答疑”模式,年均开展培训超13期,覆盖农户1600余人次。在上帕镇达普洛村,陈彦专家工作站的专家们不仅带来绿色防控技术,发放诱虫板2.1万张,还指导建成茶叶加工厂和2家初制所,2025年已带动茶农增收435.6万元。

  科技赋能更催生出新业态。达普洛村连续两年举办采茶节,通过“采茶比赛+炒茶展示+线上直播”形式打响品牌;布拉底产业园依托富硒茶资源,开发茶旅融合体验项目;草果产业则延伸出草果包子、气泡水等深加工产品,形成“种植+加工+文旅”的全链条发展模式。2024年福贡县草果综合产值达14.7亿元,茶叶产值较上年增长15%,科技对特色农业的贡献率显著提升。

  人才造血:长远发展奠根基

  “从‘跟着学’到‘自己教’,现在我也是村里的技术骨干了!”曾跟着陈林波团队学习的茶农和玉华,如今已能独立开展技术指导。

  人才缺乏是福贡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硬伤,对于培养乡村振兴科技人才,福贡县创新“师带徒”结对机制,推动10名省级专家与30名本土人才建立帮扶关系,通过“全程跟学+项目实践”培育“永久牌”技术力量。同时,设立“乡村振兴科技人才奖”,对在产业升级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奖励,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针对企业人才需求,推行“科技副总”选派制度,协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

  人才队伍的壮大让创新后劲持续增强。如今,福贡县不仅实现每个特色产业有专家指导、每个行政村有技术骨干,更培育出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创新”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科技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随着《实施意见》的深入落实,越来越多的农业科技企业将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福硒贡茶等案例不仅展现了企业的责任担当,也为全球农业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峡谷深深,茶香阵阵;科技赋能,产业兴旺。福贡县委、县政府也下定决心,将继续以农业农村部、科技部等七部门《实施意见》为指引,聚焦“福硒贡茶”“峡谷草果”等特色品牌,深化院地合作、强化人才培育、延伸产业链条,让科技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核心引擎”,展开边疆乡村振兴新篇章。

责任编辑:杨子双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