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烟火乡村·走进独龙江:媒体采风团镜头下的独龙江多彩画卷
10月4日,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带队的“烟火乡村·走进独龙江”媒体采风活动启动,中国文化报、中国网、云南网、文旅头条等媒体记者及多位自媒体达人组成的采风团,深入独龙江乡,用镜头与文字记录下独龙江乡的红色传承、自然之美、非遗活力与重建新貌。
在独龙江乡巴坡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采风团一行驻足于珍贵的历史实物与图文展板前,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独龙族人民与边防战士共守边疆的动人故事。记者们细致拍摄史料细节,并采访了巴坡村警务室民警,深入了解边疆守护的点点滴滴。
“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就来到这片土地。当时交通不便、语言不通,困难重重,但他们依然怀着坚定的决心建设独龙江,多名官兵把自己宝贵的生命献给了独龙江。我们要将先辈们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的革命精神代代相传。”中国文化报记者饶定烈参观完深有感触地说。
到了普卡旺村,清澈见底的普卡旺河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两岸森林层林尽染,与错落分布的独龙族木楞房构成绝美画卷。采风团纷纷选好角度,用镜头捕捉记录下这自然之美。
“怒江与独龙江的风格迥然不同。”自媒体达人张毅诚赞叹道,“怒江波涛汹涌,气势雄壮;而独龙江则秀美婉约,江水碧绿,青山环绕,普卡旺村,宛如人间仙境,来了就不想走。”
采风团还观摩并拍摄了独龙族非遗“剽牛”祭祀活动展演。这一古老仪式庄重而神秘,展现了独龙族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和对族群历史的铭记,也让采风团成员深刻感受到非遗在当代的活态传承。
“能在如此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亲眼看见独龙族保留并传承着‘剽牛’这一古老习俗,让民族文化得以展示给更多游客,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体验。”文旅头条记者兰庆枫听闻“剽牛”祭祀活动多年,今日亲见,才懂其中蕴含的民族根脉。
在孔当村鲁腊小组,采风团参观了“4·02”鲁腊滑坡地质灾后重建乡村振兴示范配套建设项目。整齐的安置房、完善的配套设施,展现着灾后重建的丰硕成果。大家围绕重建历程、产业配套等问题与当地干部交流,记录下灾后重建与乡村振兴结合的“独龙江经验”。
“走进孔当村鲁腊小组,最直观的感受是扑面而来的浓郁生活气息,独龙族特色文化更渗透在村寨的每一处细节里。”云南网记者赵颖说,独龙江乡不只是山水环绕的生态秘境,更承载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处处能感受到“人与自然共生”理念的生动实践。
据悉,采风团后续还将前往贡山县丙中洛镇东风村、贡山县霂欣曜独龙毯编织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地继续采风,持续挖掘贡山县的乡村魅力与发展活力。(和宁茜 刘彪 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