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怒江频道 >> 要闻 >> 正文
用温情坚守为过往旅客撑起一片“晴天”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07日 10:28:02  来源: 怒江州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国庆我在岗丨用温情坚守为过往旅客撑起一片“晴天”

  清晨八点,高黎贡山隐没在浓密的雨雾中,怒江峡谷被淅淅沥沥的雨声笼罩,江面水汽与雨丝交融,一片朦胧。云南怒江边境管理支队丙中洛边境检查站的民警何利明抻了抻身上的警服,走到执勤大棚查验岗,目光紧盯着滇藏线G219国道上远方驶来的第一辆自驾车。

  “国庆快乐!请出示证件。”何利明朝着驶进执勤大棚的车辆敬了个礼,声音里带着一丝清晨的清亮,一天的工作就此展开。即便国庆假期遇上连绵阴雨,他的执勤标准却丝毫未打折扣。

  雨水在峡谷间肆意穿梭,江风裹着雨珠拍打在执勤大棚上,发出“哒哒”的声响。没有车辆查验的间隙,民警们靠在执勤大棚的立柱旁,不停地搓着手、跺着脚,呵出的白气在微凉的空气里缓缓消散。

  “这雨一下,大棚里比外面还闷,走出去又凉,浑身不得劲。”何利明说着,手里核对证件的指尖却依旧麻利,动作一刻没停。作为“丙察察”线的门户,国庆期间这里的车流量同比增长近三成,全站实行24小时轮班,每个人都在岗位上绷紧了神经。

  “看到这身警服,心里就特别踏实!”来自湖南的张先生刚停稳车,就被何利明引导至执勤点旁的便民服务室。这个二十平方米见方的房间内,饮水机、充电设备、应急药品等一应俱全。同行的吴女士捧着热水杯感慨“没想到这么偏远的边境检查站,服务还这么周到。”

  “越是雨天,旅客赶路越不容易,我们多考虑一点,他们就能少点麻烦。”何利明的话,道出了检查站民警的共同心声。这个2013年成立的年轻集体,早已把“管控+服务”的理念,融入执勤的每一个细节里。

  面对“既要查得严,又要通得快”的双重考验,他们摸索出了一套实用办法,在执勤大棚两侧增开两条临时查验通道,通道旁立起醒目的反光分流指示牌;对自驾车队采取“分组引导、集中查验”模式,避免车辆在雨中等候;专门为老弱病残和带小孩的旅客开辟“绿色通道”。

  这些举措,既守住了边境安全,也撑起了雨天通行的“效率伞”。

  上午10点,车流迎来高峰,雨势也愈发猛烈,豆大的雨点砸在大棚顶上“砰砰”作响。“师傅,请抬头看摄像头,稍微靠近一点,雨雾有点影响识别。”何利明一边用纸巾擦拭着智能查验设备的屏幕,一边耐心提醒驾驶员配合。

  他的战友们分工明确,有的站在大棚入口处,引导车辆有序进入;有的帮旅客从后备箱搬运行李;有的则在车内仔细检查,尽量缩短对旅客的查验时间。整个查验过程忙而不乱,平均每辆车的停留时间始终控制在两分钟以内。

  “以前过节最堵在检查站,今天这么快!”贵州自驾游客李女士接过核验完的证件,惊喜地说道。她摇下车窗,笑着向民警挥了挥手,“辛苦啦!祝你们国庆快乐!”车辆缓缓驶离,尾灯在雨雾中划出两道温暖的光痕,消失在远方。

  正午时分,雨势稍缓,阳光勉强从云层缝隙中透出一点微光。何利明终于能歇口气,趁着午饭的间隙,他急忙掏出手机——屏幕那头,怀孕半年的妻子正温柔地抚摸着隆起的腹部。

  “宝宝今天乖不乖?有没有踢你?家里下雨了吗?”何利明凑近屏幕,声音放得格外轻柔。妻子笑着把手机贴向肚皮:“来,跟爸爸打个招呼,爸爸在边境守护大家呢!”

  隔着屏幕,他仿佛能感受到那个小生命的动静,看着妻子略显浮肿的脸庞,何利明的眼眶微微发红,但很快又扬起嘴角,细细询问着妻子的饮食和产检情况。电话里爽朗的笑声,似乎驱散了执勤的疲惫,也抚平了对家人的牵挂。

  在举国欢庆的假期里

  丙中洛边境检查站的民警们

  用责任守护着边境安全

  用温情为过往旅客撑起一片“晴天”

  他们的身影成了

  滇藏线上最动人的风景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