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泸水秋市:山野珍馐的市井欢歌
入秋的泸水,各大农贸市场早已褪去夏的燥热,化作一座藏满惊喜的“山野宝藏库”。鸡枞的鲜、松露的醇、蜂蛹的香,无数山林馈赠的“黄金食材”在此扎堆亮相,在市井烟火中,铺展开一场专属秋日的味觉盛宴,也写就了当地人最鲜活的生活注脚。
三河农贸市场的菌菇区,是秋日最早苏醒的热闹角落。傈僳族摊主大姐的摊位上,清晨从高黎贡山采回的鸡枞码得齐整,饱满紧实的菌盖下,是敦实粗壮的菌柄,每一寸都透着新鲜劲儿。“清水煮或炒腊肉最香,鲜得能掉眉毛。”大姐拿起两大朵鸡枞介绍道。
不远处的摊位上,灰黑色的松露被细心收纳在袋中,虽大小不一,却带着独有的泥土腥香。摊主说,怒江秋日昼夜温差大,催得松露香气格外浓郁,切片煎蛋的焦香、泡酒的醇厚,都是当地人藏在时光里的吃法。一旁的灵芝更显厚重,红褐色菌盖泛着温润光泽,既是药用佳品,入汤后又能添一份山野的醇厚。北风菌、石灰菌、牛肝菌、奶浆等各色野生菌堆满货架,层层叠叠间,是自然最慷慨的馈赠。
穿过菌菇区的鲜香,大盘蜂蛹瞬间攫住目光。养殖虎头蜂的大哥指着摊位介绍:“这蜂蛹是高蛋白!焯水再油炸,撒上椒盐,口感香脆回甘,满屋子都是香味。”话语间,仿佛已能闻到那股让人垂涎的焦香。
紧邻的果蔬摊同样热闹。刚到的五味子红润透亮,成了食客争抢的对象,摊主一边麻利称重一边说道:“这是中药,直接吃酸甜开胃,泡蜂蜜水最解腻,还可以泡酒。”
旁边的酸木瓜青中带黄,独特果香萦绕鼻尖,“炖鸡、泡酒都行,还能做成木瓜醋”。
冒着热气的糯玉米,剥开翠绿外衣,白嫩玉米粒饱满得能掐出水。
粉色芋头花沾着清晨露水,带着山野的清新。地里的花生、树上的核桃与板栗,也赶在秋日成熟。带着泥土气息的花生,蒸食清甜、炒制香脆。
核桃与板栗果肉饱满,咬开时脆嫩香甜的滋味,是秋日最实在的满足。
当新鲜天麻的登场,为市场增添了一抹“皱纹”——纺锤形的块茎饱满肥硕,表皮带着浅浅的纹路。“这可是今早刚挖的鲜天麻,比干品更嫩滑”,摊主拿起一根比划着,“用来炖鸡、切片炒肉,或是和排骨一起煲汤,口感粉糯还滋补。”
最具特色的当是漆油,凝结成块的漆油有黑色、黄白色两种,摊主介绍:“这是漆树籽榨的油,炒菜特香,煮鸡更是味道一绝。”
若觉腹中饥饿,一旁的苦荞粑粑便是最佳慰藉。粗糙的外皮裹着扎实的内里,咀嚼间满是谷物的清香,为这场味觉之旅添上温暖一笔。
秋日的泸水农贸市场,每一样食材都带着高黎贡山的晨露与怒江的晚风,既藏着自然的馈赠,更凝结着当地人的生活智慧。(胡鑫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