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2348机器人上线!泸水智慧法律服务打通民生“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泸水市司法局积极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借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通过整合法律服务资源、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产品,打造智慧法律服务模式,有效推动了法律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显著提升了全市基本公共法律服务的质量与水平,更好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
“不到十分钟就解决了问题,不用付费还省时间,太方便了!”近日,市民胡女士在泸水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顺利完成了强制执行申请书的撰写。
原来,胡女士离婚多年,前夫一直未履行孩子的抚养费支付义务,多次沟通无果后,她决定通过司法途径维权。
在泸水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值班律师细致了解其诉求:“离婚是调解结案还是判决结案?”“判决结案。”“那需要准备判决书、身份证、被强制执行人身份证以及你的银行卡号……”
明确所需材料后,在值班律师的协助下,胡女士通过12348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有序操作。从法律咨询、信息录入到诉求填写,依托智能服务体系,短短几分钟便完成了强制执行申请书的撰写。“之前去律师事务所了解过,不仅要收费,还得等时间,没想到在这里这么快就办好了。”胡女士感慨道。
“只要涉及民事方面的需求,它都能自动生成相应文书。遇到律师不熟悉的法律法规,只需输入咨询的关键信息,就能自动生成系统、精细的回答。”天外天怒江律师事务所律师、泸水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值班律师普安介绍了12348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的功能。
除了大幅提升服务效率,该机器人还能精准对接群众法律诉求。通过智能分析需求类型,快速匹配对应法律服务资源,让群众的每一个法律疑问都能得到精准回应,切实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群众有诉求,服务有响应”。
当前,社会公众对便捷、高效、普惠的法律服务需求日趋迫切,而传统法律服务模式面临资源分布不均、服务成本偏高等难题。作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法律服务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正推动法律服务从“广覆盖”向“精准达”转变。
截至目前,泸水市以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核心枢纽,已在全市10个乡镇(街道)、71个村委会、15个社区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站(室)100%全覆盖,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100%全覆盖。如今,全市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互联互通,标准化与规范化体系基本成型,城乡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建设持续推进。
泸水市司法局副局长尹会表示:“下一步我局将从四方面推进工作,一是开展‘组团式’‘订单式’‘延伸式’法律服务,推进‘法治体检’常态化;二是打造特色品牌,推行‘司法所+法治副村长+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模式;三是梳理流程、制定考核标准,提升服务质量;四是依托‘云南掌上12348’等新模式,实现法律服务‘掌上办’‘指尖办’‘远程办’。”(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