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泸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苗木枝条二次利用 回收扦插育新苗
城市绿化离不开苗木的持续供给,一旦出现空塘就需要及时补植补种,今年4月起,泸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利用修剪苗木产生的枝条,及时回收扦插,培育新苗,实现零星空塘补植补种苗木的自给自足。
在泸水市垃圾填埋厂渗滤液处理站的育苗基地内,园林绿化工人们正在对蟛蜞菊枝条进行处理,剪取枝条、浸泡生根粉后,再扦插到营养袋里,这些枝条是当天早晨修剪后回收过来的。
“当天采的枝条要在当天处理完,当天处理不完的,最多只能耽搁一晚上,时间长了枝条就腐烂了,用不了。剪取10公分至15公分的枝条,扦插后40天至50天,就可以移栽到绿化带里了。”泸水市综合执法局高级园林绿化工程师欧继文介绍。
今年4月以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充分利用建设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时剩余的空地,以及渗滤液处理后的中水,将回收的枝条进行扦插培育,在800平方米空地内陆续扦插了16个品种约6万株苗木,通过适时扦插、拔除杂草、浇水等管护措施,苗木成活率较高,近3万株可以起苗移栽。
9月16日,首批2000多株满天星和蟛蜞菊,已种植到泸水城区雪山路的空塘花台,工人们将精心管理确保成活。
“花种好以后,及时浇定根水,还有专门负责这个路段的工人管护,一定确保它成活。”园林绿化工人余二新说。
泸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管护的城区绿化面积达27万平方米,每年大约需要20万元的补绿植绿经费,而每年修剪下来的约9吨枝条都被当作垃圾处理。通过回收扦插培育新苗,满足了空塘补植补种的苗木需求,既实现了资源的二次利用,又节约了绿化成本。
“从目前育苗情况来看,50平方米以内的绿化,我们都可以使用自己扦插培育的苗木,在节约成本上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下一步,我们要扩大育苗规模,把渗滤液站周边所有能够利用的土地都利用起来,同时要增加苗木品种,逐步补齐城区绿化带空塘,增加城市绿量。”欧继文表示。(胡陈兰 余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