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怒江频道 >> 政务服务 >> 正文
怒江州“利剑护蕾 法治护航”活动赋能青少年法治教育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6日 11:08:35  来源: 怒江司法行政

  原标题:创新普法矩阵“沉浸式” 护蕾行动法治“少年派”——我州“利剑护蕾 法治护航”活动赋能青少年法治教育

  为深入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纵深推进“利剑护蕾”专项行动,切实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与安全自护能力,9月10日上午,怒江州司法局联动州委宣传部、州委网信办、州中级人民法院、州检察院、州公安局、州教育体育局、团州委等10余家普法责任单位在怒江州实验小学团结校区共同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利剑护蕾 法治护航”沉浸式游园活动。

1757500587098.png

  聚力协同 多元共治构建沉浸式普法矩阵

  (一)机制创新:跨部门联动织密防护网络

  活动突破传统模式,创新采用大型户外游园形式,建立司法行政牵头,政法部门主战、职能部门联动机制,整合专业资源打造了涵盖未成年人保护核心领域的9个主题普法驿站,聚焦未成年人保护痛点,设置安全自护、模拟庭审、心理疏导、禁毒教育、网络防诈等主题驿站,公开展示伪装毒品模型,普及民法典、宪法及文明行为条例,构建“身—心—网”立体防护体系,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协同作战”格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形式革新:游园闯关激活学法动能

  学生们化身“学法小先锋”,手持首创的“法治护航护照”积分积累闯关卡,通过“1项互动任务+2道法律答题”集章通关,实现学生学法过程可量化、趣味化。在公安与检察院共建的安全自护体验区,学生识别侵害、有效求助;法院还原真实庭审现场组织学生模拟庭审,宣传部、教体部门现场解答学生心理疑惑讲解情绪管理应对压力知识,同时普及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扫黄打非”进校园相关法律知识,戒毒所民警在禁毒防线站立体化揭穿毒品伪装,公开展示伪装成“曲奇饼干”“奶茶粉”“跳跳糖”等日常物品的新型毒品模型,“网络清朗”冲浪护卫站指导学生识别网络诈骗、防范网络欺凌、保护个人信息,州、市司法局、州律师协会组建“民法典伴我行”生活护卫站、“童心向法”宪法守护站,聚焦未成年相关条款,阐述公民权利义务,让民法典融入日常,组织宪法宣誓,根植宪法至上理念,升华法治信仰。各站点主题鲜明、任务清晰,共同编织起守护青少年身心安全的立体化防护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深化体验 知行合一驱动法治实践转化

  (一)角色代入:沉浸式场景还原法律程序

  活动聚焦提升法治感知力与实践转化力。各驿站精心设计角色代入与互动实践环节:学生不仅能在模拟法庭化身“小法官”,庭审流程还原度高达90%,深刻理解程序正义与违法后果;还能在“交通安全岛”交通法规站动手操作模拟交通指挥,推动法律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二)靶向施策:精准化解高风险法律盲区

  精准对接未成年人保护痛点,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怒江分行等部门编发《反洗钱小知识》《未成年法律援助指南》《民法典知识问答》等靶向资料,强化高风险领域认知。通过“强制报告制度”现场问答,有效压实师生守护责任。丰富多样的互动形式和实操演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学法主动性显著提升,学生平均参与驿站数达8.2个。

  长效延伸 全域联动筑牢持续防护屏障

  (一)技术赋能:线上线下扩大普法覆盖

  活动成效显著且注重长效延伸。通过“主题驿站+闯关积分”模式,将防性侵、禁毒、网络安全、交通安全等多类法律知识转化为互动体验,发放法治小熊、学习盲盒大礼包等普法奖品1608件,普法资料4000余份,覆盖中高段学生400余人,有效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为扩大覆盖面,同步开通“活动现场图文直播”,确保普法无遗漏。

image.png

  (二)服务延伸:绿色通道打通法治最后一公里

  现场建立未成年人法律咨询绿色通道,当日即高效受理法律咨询20余次,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活动影响力深入家庭与校园,通过400余名学生将法律法规传递到家庭,发挥“一名青少年学生就是一名法治宣传员”的“小手牵大手”法治宣传作用,强化家庭监护责任,达到普法宣传全覆盖。将单次活动转化为长效防护网络,通过家庭普法反馈、校园法治文化浸润、社会资源联动,形成“教育—实践—反馈”闭环。

  本次活动以“协同性、实践性、长效性”为核心,通过机制创新、形式革新、服务延伸,将专业法律知识转化为青少年可感知、能参与、愿传播的互动体验,成功播撒法治火种。下一步,怒江州司法局将持续深化“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推动法治教育从“一阵风”向“四季雨”转变,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构筑坚实法治屏障。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