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怒江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当非遗遇见童心:福贡县“傈僳非遗 童守相传”活动温暖绽放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5日 09:08:22  来源: 走进福贡

  原标题:当非遗遇见童心:福贡县“傈僳非遗 童守相传”活动温暖绽放

  当非遗传承遇上童心守护,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9月13日,福贡县组织开展“傈僳非遗 童守相传”文化体验活动,通过“非遗保护+儿童关爱”双线融合,为易地搬迁社区的留守及困境儿童打开一扇走进傈僳文化、感受民族魅力的窗口。

  清晨的阳光洒在百姓大舞台,孩子们陆续前来签到,领取专属活动帽、趣味贴纸和彩色气球,迅速融入轻松愉快的氛围。在慈善主题启动会上,孩子们用稚嫩而坚定的声音许下承诺:“用心感受,认真学习!”大合影中,每一张笑脸都写满对这场文化之旅的期待。

  福邻关爱驿站社工杨春霞说:“我们精心设计沉浸式非遗体验,既要弥补孩子们情感陪伴与文化启蒙的缺失,也要为傈僳非遗传承注入新的年轻力量。”

  队伍从福贡上帕镇出发,走进腊竹底民族示范村。石磨吱呀转动,米香缓缓飘出——孩子们第一次亲手推动石磨、蒸米捶打,体验制作傈僳传统饵块的全过程。中午,大家围坐一堂,用手抓饭的方式品尝傈僳美食,在欢声笑语中感受民族饮食的温度。

  午后,孩子们走进傈僳族历史展示馆,以任务闯关的方式了解民族迁徙、服饰文化和农耕智慧。傈僳歌舞一起跳,“笛哩图”乐器一试吹——传统艺术不再是遥远的故事,而是可触可感的真实体验。

  阿克吉傈僳族文化传习点负责人江墨欣说:“今天来的孩子们对这些老物件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看得出来,他们是真心喜欢我们珍藏的这些物品。对我们来说,这些老物件不仅仅是曾经用过的器具,更承载着我们的过去、先人的智慧,以及无数珍贵的记忆。”

  赵继贤说:“今天,社工站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带我们来到傈僳族非遗传承馆参观学习。走进馆内,我看到了许多老一辈人曾经使用的生活用具,每一件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和民族的记忆。”

  手工拓印画环节再一次点燃全场热情。孩子们用彩墨拓印傈僳图腾、山花野草,把美丽的图案留在画纸上,更把文化的种子种进心田。

  活动进入尾声,孩子们手持“进屋卡”分组展示成果,踊跃分享最难忘的瞬间:第一次推磨、第一次跳舞、第一次拓印……点滴经历汇聚成温暖的记忆。

  普健苦说:“今天我认识了新朋友,还学会了吹‘笛哩图’”。

  通过积分共识评选,优秀小组获得精美奖品。整场活动在感动与欢笑中落下帷幕,真正实现了文化保护与儿童成长的双向赋能。

  福邻关爱驿站社工杨春霞说:“传承不息,童心不忘。让非遗走进童年,让文化自信扎根新一代的心灵——这不只是一次活动,更是一场温暖的延续。”

  当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关爱相互交织,文化和童心便共同生长。福贡县用一场活动,书写了非遗传承与儿童关爱的暖心答卷。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