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答好五问促增收丨老窝镇荣华村:光伏板下种菜薹 农光互补地生“金”
眼下,泸水市老窝镇荣华村的400亩红菜薹迎来首批采收期。走进蔬菜种植基地,林下与光伏板下一片繁忙景象,村民挎着篮子穿梭在菜畦间,指尖麻利地采收鲜嫩菜薹、分装成箱。昔日闲置的土地,如今成了名副其实的“生金宝地”。
“依托当地独特的气候、土壤与地理优势,我们培育的菜薹品相佳、口感好,大受市场欢迎。”基地负责人郭靖康介绍,作为反季节蔬菜,在全国其他产区尚未上市时,他们基地种植的菜薹已成为上海、湖南、湖北等地市场的抢手货。
据了解,今年雨水充沛,红菜薹长势喜人,每亩产量可达1.5吨,采收期将延续至12月。当前采收期内,基地每天需聘请100余名当地群众务工,目前已发放务工工资100余万元,助力村民在“家门口”务工挣钱。同时,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还能获得每亩700元土地收益,实现了“一份土地两份收入”,大家干活的劲头都特别足。
红菜薹又称紫菜薹。据悉,2024年,荣华村首次尝试盘活核桃林下、光伏板下闲置土地试种红菜薹,凭借品质迅速打开市场。今年4月,荣华村引入怒江荣华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开启红菜薹规模化种植。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菜”的模式,既盘活了闲置土地,又实现了清洁能源与特色农业的双重收益,让“光伏+林下经济”的增收路径越走越顺。
如今,碧罗雪山下这片生机勃勃的红菜薹基地,正是老窝镇盘活资源、发展高效农业的生动注脚。
据介绍,下一步,老窝镇将继续以“党建+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土地综合利用率,计划明年将红菜薹种植面积扩至3000亩,并配套完善灌溉管网系统、分拣车间、制冰厂等设施,让更多村民共享产业发展红利,让“光伏+林下经济”真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保障群众稳定增收的长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