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答好五问促增收丨洛本卓:大力推进咖啡种植,激活产业发展新引擎
今年以来,泸水市洛本卓白族乡始终将精品咖啡产业作为践行“两山”理念的重要路径,紧扣“高纬度、小产区、精品化”定位,主动融入全市咖啡产业布局。截至目前,全乡咖啡种植面积达335.51亩,逐步构建起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洛本卓白族乡子竹村的咖啡种植基地,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无人机在空中灵活穿梭,将肥料精准吊运至种植区域;挖机轰鸣声中,层层叠叠的规整田垄次第成型,田垄之上,标准化的咖啡种植塘排列得井然有序;种植工人手持工具,有条不紊地栽种咖啡苗……各环节紧密衔接、高效推进,尽显“大干特干”的产业发展劲头。据了解,该基地属于泸水唐发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计划种植咖啡237.8亩。
“我们于5月17日进场,目前挖塘、施肥等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在全力推进种植工作。后续,我们将抢抓进度,开展铺设地膜、水管嫁接等后续管护工作,确保按时完成种植任务。”基地管理人员李玉华介绍道。
咖啡种植的大力推进不仅为当地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更成为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
“种植阶段,平均每天用工80余个,预计整个项目完工将为当地群众带来80余万元的劳务收入。”李玉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为了让咖啡产业持续扎根、多点开花,真正释放富民效能,洛本卓白族乡精准施策,采取“规模化项目引领+群众自主参与”双轮驱动模式,既通过重点项目打造产业标杆,又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形成上下联动、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时,通过进村入户宣讲政策、派驻技术员指导等方式,全方位打消群众顾虑,激发群众种植热情。
“今年,洛本卓白族乡原计划种植咖啡237.8亩,随着宣传引导的深入,群众种植积极性显著提升,不少村民主动利用房前屋后、田头地角的零散土地参与种植,累计新增种植面积97.71亩。目前,全乡咖啡种植总面积已达335.51亩,超额完成既定目标,真正实现了产业规模与群众参与度的双向提升。”洛本卓白族乡人民政府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林业高级工程师李小才介绍道。
立足北纬26.5度咖啡种植极限区的特殊性,洛本卓白族乡始终将技术保障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构建“专家+本土队伍”技术服务体系,联合各级专家团队,聚焦咖啡选苗定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要点,开展“理论授课+实地实操”相结合的培训活动。培养了一支“能讲解政策、会指导技术、善动员群众”的本土化服务队伍,为咖啡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在林下和玉米地里套种咖啡,努力挖掘土地效益,进一步扩大咖啡种植规模、提升产业效益,让咖啡产业真正成为带动群众稳定增收、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特色产业。”李小才坚定地说。(高庆英 段国春 余芳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