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答好五问促增收丨八月瓜“甜蜜炸裂”!老窝村90后兄弟把“儿时野果”种成“致富金果”
在泸水市老窝镇老窝村赵家寨,90后新农人吴李东、吴树李兄弟,凭借敢闯敢拼的精神,耗时四年深耕,将昔日闲置荒地打造成八月瓜、无刺黄泡特色种植基地,让“儿时野果”变身“致富金果”。
时下,兄弟二人基地里的八月瓜迎来了成熟季。
走进基地,浓郁的果香扑面而来。翠绿的藤蔓沿着搭建好的支架攀爬,织成一片生机勃勃的“绿帘”,一串串圆润饱满的八月瓜垂挂在枝叶间,有的透着浅绿,有的泛着淡紫,更有熟透的果实自然裂开,露出莹白色的果肉。微风拂过,藤蔓轻轻摇曳,果实随之晃动,仿佛在向人们展示丰收的喜悦。吴李东、吴树李兄弟和工人正穿梭于藤蔓之下,熟练地采摘着成熟的八月瓜,整个基地一派繁忙又热闹的丰收景象。
八月瓜,又名“八月炸”,因农历八月成熟开裂而得名。中药名称“预知子”,不仅果肉清甜软糯,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与药用价值,是许多人记忆中的“山野珍味”。
游客冯文香刚剥开一颗八月瓜,清甜气息瞬间散开,“口感软糯香甜!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小时候的味道,真心推荐大家来尝尝!”冯文香眉眼弯弯,语气里满是赞叹。
据了解,这片基地总面积达10亩,其中八月瓜种植了6亩,目前已陆续成熟,采摘期将持续至9月中下旬;无刺黄泡种植了4亩,采摘期集中在3至4月。
谈及打造基地的初心,吴李东的思绪一下子拉回了童年。“小时候放牛时,总爱摘些野果解馋,尤其喜欢吃八月瓜和黄泡。长大了,就琢磨着把这份儿时美味种出来,既能让大家回味记忆里的儿时味道,还能带着乡亲们一起把日子过红火。”吴李东的话语里,满是对这份事业的热爱。
怀揣着这份梦想,2020年,吴李东和弟弟吴树李毅然踏上了创业之路。为了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兄弟俩先后远赴四川、文山等地考察学习,从品种选择、育苗技巧到田间管理,每一个环节都仔细请教、认真记录。学成后,他们流转了10亩闲置荒地,正式开启了八月瓜和无刺黄泡的试种之旅。经过四年不懈努力,2024年,这片曾经的荒地终于结出了丰硕的“致富金果”。
“去年八月瓜收了三四千斤,卖了两三万元。今年产量翻了几番呢,预计能收一万来斤,行情好的话收入能达到六七万元,无刺黄泡今年也卖了5万多。我相信只要踏实肯干,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吴李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基地的发展,不仅让兄弟俩的创业梦照进现实,更给周边村民带来了“家门口”就业的好机会。老窝村村民李学如就是其中的受益者,此前,因为要照料家中老人、陪伴孩子成长,她一直无法外出务工,收入成了难题。如今在基地务工,让她实现了顾家与挣钱“两不误”。
“家里有老有小走不开,在这里干活每年能挣四五千元的收入,农忙时节或者家里有事,我也能随时请假,很灵活,既能顾家又能挣钱,挺不错的!”李学如笑容满面,乐呵呵地说。
“基地除草、修枝、疏果、采摘等工作用工量还是比较大,去年累计用工250多人次,发放工资2万余元。”吴李东介绍道。
为了让这颗“致富金果”走得更远、卖得更好,吴李东兄弟还紧跟时代步伐,在销售渠道上不断创新。除了线下批发、零售外,还积极拥抱新媒体,探索“线上+线下”双管齐下销售模式,让深山鲜果搭上“数字快车”。每到果实成熟的季节,基地里总能看到兄弟俩直播的身影。
“欢迎家人们来到直播间,泸水市老窝镇老窝村赵家寨的八月瓜熟啦!现摘现发,新鲜直达!今天下午4点还会送到六库城区哦,想吃的朋友赶紧下单吧……”
镜头前,吴李东热情洋溢地吆喝着,他一边熟练地展示着八月瓜,一边实时回复网友提问,直播间气氛热烈。
“现在是网络时代,必须跟上节奏才能把产业做大。我们的无刺黄泡和八月瓜上市以后,收获了很多顾客喜欢,看到大家吃得开心,我们也更有干劲了!”吴李东笑着说。
从闲置荒地到丰收果园,从“儿时野果”到“致富金果”,吴李东、吴树李兄弟用实践证明,只要敢想敢拼、扎根土地,就能让“小果子”撬动“大产业”,让乡村振兴的梦想照进现实。
对于未来,兄弟俩有着清晰的规划,也有着带动更多乡亲增收的决心。“下一步,我们打算引进少籽八月瓜品种,提升口感品质。同时完善基地基础设施,给游客更好的体验。逐渐把基地打造成四季有果摘的采摘园,带动更多乡亲把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吴李东眼神坚定地说。(高庆英 蒋伯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