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泸水: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近年来,泸水市始终将保障老年人权益、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作为重要民生工程,聚焦“一老”群体的实际需求,多维度发力、全方位推进,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适老化改造、服务网络覆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市已建成一批设施完善、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的敬老院,为老年人提供了舒适、安全、温馨的养老环境。
上午9时,记者走进鲁掌镇敬老院,一股温馨祥和的气息扑面而来。初秋的阳光暖意融融,洒在宽阔整洁的院落里。院子中央,老人们三三两两地围坐在一起,有的靠着椅子晒着太阳;有的则围在石桌旁打起了牌。不远处,工作人员正细心地为行动不便的供养人员修剪胡须。
推开房间门,每间宿舍都配备了床铺、衣柜、鞋柜和电视机等基础生活必需品,床边的护理柜上摆放着老人的生活用品,独立卫浴间里安装了防滑扶手,整个房间明亮、干净、整洁。
鲁掌镇敬老院的护理员乔三妞告诉记者,他们共有13个人负责老人的日常生活保障和护理,当天值班的护理员需要24小时对老人进行服务照料。
“每天早上六点半就开始忙碌,要帮老人洗漱、换尿不湿、喂饭,晚上十二点还要巡查一圈,确保大家睡得安稳。”护理员乔三妞边整理老人的衣物边介绍。
据了解,泸水市老年养护院和鲁掌镇敬老院共有供养特困人员45名,全托养人员2名。中付妞已经在敬老院度过了18个春秋,虽然头发花白,但是却精神矍铄,她告诉记者,她在敬老院生活得很开心,敬老院就是她的家。
“院长、保安、护理员都像我们的亲人,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们去送饭、喂饭,衣服脏了马上就有人洗。在这里什么都不用愁,还认识了好多新朋友,日子过得很舒心!”中付妞高兴地说。
泸水市民政局副局长何龙锋介绍,目前泸水市共有1个县级失能照护机构(泸水市老年养护院),8个敬老院,共计498个床位,168个床位入住。为进一步做好分散特困供养人员的养老工作,提高床位入住率,自8月7日起,在各乡镇(街道)集中开展动员分散特困供养人员体验式入住敬老院工作。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的工作职责就是要让每一位符合条件的老人都能享受到国家的供养政策和专业的照料服务,让老人们都过上‘有人管、有人护’的生活。”何龙锋说,目前全市7所敬老院、1所养护院,已经做好老人入住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工作人员将为他们提供优质的照料服务,让老人住得安心、住得放心、住得顺心。
自动员工作开展以来,鲁掌镇迅速行动,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原则,由镇、村、驻村工作队3支队伍,对鲁掌辖区内的32个分散特困供养人员,进行入户走访排查,精准掌握特困人员的实际情况并动员其体验式入住敬老院。
“截至8月10日,我们共动员分散特困供养人员体验式入住敬老院22人。”鲁掌镇人民政府党群服务中心主任杨崇骏说,后续他们将持续健全动态监测机制,定期走访探视。“我们希望通过‘村级照料+邻里互助’的模式,为那些不愿入住敬老院的老人提供多元化服务,真正实现养老保障‘一个都不能少’。”
来自鲁掌镇洛玛村的李香才老人在敬老院体验式入住后,对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居住环境频频点赞。“几天的体验入住,还是让我感触很深,敬老院这里领导好、服务好、吃得好、住得好。”
除养护院和敬老院外,泸水市还建成了33个居家日间照料中心、45个老年活动点、86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实现71个村委会、15个社区全覆盖。4个老年幸福食堂每天提供热乎饭菜,5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2018年以来新建的19个小区全部配套养老设施……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从“保基本”到“高品质”,泸水的养老服务正朝着精细化、品质化方向迈进。
下一步,泸水市将继续聚焦“一老”群体的需求,在医养结合、智慧养老等方面不断发力,不断优化养老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度过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邓正琦 蒋伯权 陈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