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泸水:用心守护,让每一位老年人笑口常开
初秋,走进泸水市社会福利中心(青山公园敬老院),只见庭院整洁宽敞,老人在院子里散步、聊天、晒太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今天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每天一大早,泸水市社会福利中心(青山公园敬老院)负责人李翠花都要例行巡房,边走边和老人打招呼,看看他们的基础护理情况,一间接一间,李翠花手脚不停、嘴巴不停。
“把每位老人都当成自己的父母。”这句话李翠花时常挂在嘴边,也在时刻践行,“我们都是用心、细心、耐心、爱心从医、住、食等方面全方位为老年人服务,让他们感到敬老院就是他们的家,希望他们都能舒心、静心、安心、开心健康幸福地安度晚年。”
干净整洁的环境、设施设备的贴心、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的三餐、24小时护理协助日常起居、定期安排健康体检并建立专属健康档案、常态化组织文娱活动丰富精神生活……温情的养老理念、融入日常护理的暖意,让入住的老人充满笑容,笑口常开。
“虽然我残疾了,什么都做不了,但是在这里吃得好、住得好,每天都有人关心我、照顾我,日子过得很开心。”特困供养人员三玛乍说。
和丈夫一起入住敬老院的特困供养人员李顺兰也说:“以前在家每天一睁眼就要干活,不干活就没东西吃,到敬老院以后,不用干活就能吃到美味的饭菜,护理员对我们非常好,我们感觉很幸福。”
据了解,目前,该中心在院老人有23名,包含托养3人,其中全失能15人,半失能2人,全自理6人。为了让他们住得舒心、安心,每间房内设有卫生间,配有电视机、安全呼叫系统,并设置了消防、监控、呼叫器、厨房、标准餐厅、宿舍、活动区域等基础设施。
近年来,泸水市持续推进养老服务改革,优服务、强改革、惠民生,完善基本养老,发展普惠养老,促进社会化运行,培育养老新兴业态。同时,为切实提升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生活保障水平,让特殊群体享受到更专业规范的照料服务,精准施策、有序推进分散供养人员入住敬老院工作,让老人吃得放心、住得舒心、过得开心。目前,全市特困供养人员有833人,集中供养有168人(其中全失能90人,半失能28人,全自理50人),分散供养665人。共设有农村敬老院7个,养护院1个,共有床位498张,其中护理型床位316张。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深化民生保障改革,推动特困人员供养工作提质增效。”泸水市社会福利中心主任陈莲表示,他们还将积极争取资金支持,不断深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增加普惠性服务供给,引导和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逐步创新居家养老、医养结合、公建民营等多元化养老模式,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和倩 和建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