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怒江频道 >> 头图 >> 正文
兰坪兔峨村:“滚动养殖”让“羊咩咩”成了“钱哗哗”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5日 09:02:58  来源: 怒江州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答好五问促增收丨兰坪兔峨村:“滚动养殖”让“羊咩咩”成了“钱哗哗”

  山风送来羊铃叮当,昔日愁眉舒展成笑颜。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兔峨村的“羊产业”,从“养羊愁销路、品种拖后腿”的困境中破茧,蝶变为依靠优良品种稳步增收的致富引擎。这幅蝶变画卷,正是中国建设银行怒江州分行兔峨村驻村工作队扎根一线、倾听民声谋发展、精准帮扶的生动写照。

  破瓶颈: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引良种

  兔峨村属于干热河谷气候类型,光、热、水条件优越,适合牧草生长,具备山羊养殖的自然优势。但本地山羊个头小、繁育慢,村民们忙活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驻村工作队进村后,深入了解村民发展需求,跟着村民跑遍了山间羊圈,很快找准症结:“不是乡亲们不勤快,是品种卡了脖子!”

  为找到适配山区的优良品种,驻村工作队查找资料、到处打听,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调研,发现保山市龙陵县的黄山羊体型壮、肉质好、适应性强,大家一拍即合,“这羊耐得住山区气候,采食范围广,繁殖率高,就它了!”品种定了,可资金成了新难题,驻村工作队多次与挂联单位中国建设银行怒江州分行对接,带着村民的期盼和详实的增收计划反复沟通,最终争取到4万元专项经费作为产业发展资金。

  终于,在2020年8月,一批精气神十足的黄山羊“扬帆起航”,跨越181公里,来到了澜沧江旁的兔峨村。

  活机制:“滚动养殖”让红利遍地开花

  “羊来了,怎么分才能让更多人受益?”工作队没搞“一刀切”,而是创新推出“滚动养殖”模式:种羊先借给农户,约定两年期限,繁殖的小羊归农户所有,到期后归还同等数量的纯种羊,再借给下一户。

  吾皮江组的杜建祥领到2只公羊,用黄山羊与本地羊杂交,繁育的小羊生长快、个头大,每只都能卖到满意的价钱;碧鸡岚组的李胜超家中有老有小,无法外出务工,驻村工作队送来1只公羊、9只母羊,母羊每年两胎、每胎两只,很快为家里添了优质种羊和收入;村里的“羊师傅”李昌亚曾因家人患病卖羊,工作队将到期收回的黄山羊借给他,如今每年收入可观,到期归还后还留了30多只,正计划培育纯种黄山羊……

  这种“滚动养殖”模式像一颗不断生长的种子,在村里扎下根来。山羊“转一转”,增收多一点:一户户农户接过种羊,不仅靠繁育小羊赚得实实在在的收入,有的还摸索出杂交、培育纯种等养殖技巧,成了村里的致富能手。

  结硕果:“羊产业”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选对了品种,走对了养殖模式,如今的兔峨村,黄山羊“家族”不断壮大,“滚动养殖”让优良品种像蒲公英般播撒到全村养殖户中。因效益可观,越来越多农户加入养羊队伍,部分黄牛养殖户也转养山羊,黄山羊成了抢手的“致富宝”。与此同时,为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挂联单位及时推出“小额信贷”“裕农快贷”等产品,助力农户发展养殖产业,累计投放贷款近400万元。据了解,仅三年时间,兔峨村养羊户从12户增至25户,年出栏量从不足300只跃升至1200余只,户均年增收超3万元,“羊咩咩”真成了“钱哗哗”。

  山风掠过,羊群在山坡上或悠闲吃草,或“打闹较劲”,羊羔的“咩咩”声、头羊的铃铛声交织,赶羊人拿着手中的竹竿看着黄山羊笑意直达眼底。驻村队员们仍在山间忙碌,或查看羊群长势,或商议扩建基地。“群众‘钱袋子’鼓起来,笑容多起来,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朴实的话语里,兔峨村的“羊故事”正在乡村振兴画卷中续写新篇。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