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答好五问促增收丨泸水:“六链融合”奏响精品咖啡产业振兴强音
泸水市通过“全产业链重塑”,创新探索“六链融合”的咖啡产业重构之路,成功实现用一粒咖啡豆串起三产融合的乡村振兴产业链,完成从“原料输出”到“全链增值”的华丽跨越。
强化统筹,以“链长制”破题
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咖啡产业链专班”,积极引进咖啡龙头企业,辐射带动本土相关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发展。制定《怒江精品咖啡全产业链规划(2022—2025年)》《培育壮大百亿级精品咖啡产业集群实施方案》,明确“原豆精品化、加工标准化、三产融合化”发展路径,出台奖补办法,整合资金支持土地流转、良种推广和标准化种植。
全域精品,以“种植链”筑基
建设万亩精品咖啡基地,其中怒江粒述咖啡庄园连片种植5000亩,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精品咖啡庄园,咖啡种植面积从2021年的不足1万亩增至4万亩以上。
选育出2个新品种落地泸水,建立良种基地和资源库。联合中国热科院、德宏热作所等科研院所,突破北纬26℃种植禁区,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实现良种良法全覆盖。
建立“处级领导—乡科级领导—科技特派员—市级农技人员—乡镇农技人员—种植户”六级网格化管理体系,让种植管理更规范高效,咖农种植管理效率和精品咖啡单位产量显著提升,良种种植面积从3000亩增至2.05万亩,良种率从34%提升至68%,亩均产量提升30%左右。
科技赋能,以“创新链”突围
与中国热科院、云南农业大学等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合作,共建“高黎贡精品咖啡研究院”。印发了《咖啡绿色高效生产实用技术手册》《泸水市咖啡种植技术指导手册》,加强技术标准引领,规范种植、加工全流程,咖啡鲜果处理率达100%。加工能力不断保障升级,新建3个初加工厂、3个精加工厂,精深加工率从0提升至33%,实现“从种子到杯子”全链生产能力。
标准引领,以“品质链”增值
拓宽品牌矩阵,成功打造了粒述、秘境峡谷、怒小咖等一批优秀本土咖啡品牌,招引了中咖、景兰、云蔓等国内知名、行业领军的精品咖啡企业落地泸水,“粒述”庄园入选“云南省十大精品咖啡庄园”。
泸水咖啡豆在2024年中国昆山国际咖啡展获“品质甄选豆”称号,央视《经济半小时》专题报道“精品之冠在怒江”品牌形象。
围绕怒江精品咖啡全链品控体系,制定咖啡种植、加工、烘焙全流程标准,咖啡豆品质达到SCA(精品咖啡协会)80分以上标准。
三产融合,以“生态链”延展
发展“咖啡+农文旅”,举办咖啡烘焙大赛、咖啡嘉年华等活动,年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粒述咖啡庄园、怒江州香料产业园2个精品咖啡旅游景点入选云南精品咖啡研学旅游线路,三产产值达5238万元。
全场景消费布局,在北京、怒江西岸等地开设怒小咖体验店及泸水市农产品成果转化中心,在云南财经大学、昆明冶金等学校开设“怒江精品咖啡创业小馆”,在阳坡、丙舍坝、托拖新村等7个农文旅示范村开设咖啡厅,以峡谷生态和“高黎贡山”为主线,推动怒江精品咖啡不断夯实生态品质的底色。
推动粒述庄园、香料产业园晋升规上企业,实现泸水轻工业零的突破。
利益共享,以“联结链”富民
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联农机制全覆盖,带动2687户农户参与种植、加工、销售全链分工,户均实现增收2.6万元。
通过技能培训赋能,开展咖啡种植、烘焙加工等培训200余场,培育5000名“咖农技工”,推动农户从传统种植向全链就业转型。利用集体经济反哺,村级合作社通过鲜果代加工、品牌联营等获取收益,咖啡正成为带动群众持续增收的“金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