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传来好消息,一场历时四年的生态守望正收获丰硕成果。
从2022年开始,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贡管护分局负责的监测项目开始采用国际先进的梯度样线法,通过设置标准样线和季度性系统调查,建立起动态生物多样性数据库。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亚坪景区孕育着37种珍稀两栖及爬行动物,其中包括多个新记录物种和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鲜活样本。
台湾烙铁头 供图
在生物多样性监测中,科研团队成功记录到多个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物种,例如黑头缅蝰和传统分布在台湾和东南亚地区的台湾烙铁头。团队还首次记录到杨氏湍蛙并采集到具有腹吸盘的溪蟾蝌蚪标本。针对濒危物种红瘰疣螈,保护区创新性建立了微型保护单元,并开展社区科普项目。长期监测数据表明,随着保护措施的持续实施,部分物种种群已显现恢复态势,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正在提升。
绿点湍蛙 供图
红瘰疣螈 供图
尽管保护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果,但当前仍面临诸多挑战。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贡管护分局工作人员指出:“栖息地退化是当前最主要的威胁,其中人为干扰尤为突出。”
“每条样线的数据都是生态健康的重要指标。”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贡管护分局保护区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完善监测体系,构建更加完备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库,为保护决策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
从一条样线到整个生态系统,从单一物种到生物安全网络,福贡县的守护者们用科学精神和专业坚守,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实施框架下,为全球山地生态系统保护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云南网记者 周鑫 实习记者 胡晓婷 通讯员 何剑 徐进春 杨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