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跨越千里的探秘之旅——高黎贡山科考营结业
近日,为期一周的高黎贡山科考营在泸水市鲁掌镇三河村圆满结束。28名来自江苏的青少年在生态学家与动植物专家带领下,穿越原始森林、架设科研设备、辨识珍稀物种,在奇妙自然探索中完成了一场沉浸式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
7月1日清晨,山间云雾缭绕,虫鸣清脆悦耳,孩子们满怀期待地走进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姚家坪管护站。从事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多年的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泸水管护分局科普宣教股股长王斌,化身“自然讲解员”,在宣教厅向营员们细致入微地介绍高黎贡山的生态价值和重要意义。
作为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高黎贡山宛如一座巨大的自然博物馆,孕育着5726种高等植物、2000余种已知脊椎动物,是怒江金丝猴、白尾梢虹雉等众多珍稀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
为了让营员沉浸式感受高黎贡山的魅力,科考营专家带领大家踏上泸水市国家步道。沿途,郁郁葱葱的植被间,形态各异的野生菌悄然生长。
面对一株陌生的菌菇,专家蹲下身,用生动的语言向营员们传授野生菌“三不原则”:不采未见过的菌种、不碰破损变色菌体、不食生菌,为孩子们上了一堂实用的野外安全课。遇到能食用的则采摘回去,让孩子们尝尝美味的山珍。
“红菇入口很丝滑,一抿就滑入喉咙,黄辣伞很筋道,要嚼很久才能咽下去,整体的味道鲜上加鲜,回去后我会告诉身边的朋友和家人什么蘑菇能吃,什么蘑菇不能吃,吃错了会见小人。”营员汪施与非说。
攀树环节堪称此次科考营的一大亮点。专业教练现场示范扣锁精准操作,反复强调每个步骤的安全要点,手把手指导营员掌握攀爬技巧。
在教练的鼓励下,孩子们沿着粗壮的树干向上攀爬。当部分营员成功攀爬后,他们按照指导,小心翼翼地在树干指定位置架起红外相机。这些“森林卫士”将日夜坚守,用镜头记录下野生动物的活动痕迹。
夜幕降临,高黎贡山褪去白日的喧嚣,却迎来了另一场精彩。专家带领营员们手持手电,寻找夜行昆虫,利用灯泡搭建简易诱虫装置,孩子们认真聆听专家讲解昆虫习性,踊跃提出心中疑问,在探索中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除了实地考察,科考营还精心安排了“科普小课堂”,营员们围坐在一起,跟随专家的讲述,走进怒江金丝猴、白尾梢虹雉、菲氏叶猴、多尾凤蝶等珍稀动植物的世界,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独特习性,在心中播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种子。
本次科考营活动内容丰富多元,涵盖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野生动物监测、栖息地科考、攀树训练、登埂温泉体验与索道过江等多个领域,将自然科考、生态体验与人文探索巧妙融合。结营时刻,孩子们通过手抄报加讲解的模式,汇报了此次活动所学到的生物多样性科学知识。
“这个活动不仅能锻炼我的体力,还能看到美丽的风景,让我心情愉悦。怒江的壮观景象让我感到惊讶,我们南京的树大多很细,而这里的树木不仅茂密,还很粗壮。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警察,如果有机会成为一名森林警察,我会做好自己的职责工作,保护这些珍稀动物,不让他们受到伤害。”营员王骏康说。
为了更好地科考高黎贡山,了解野生动植物,小小营员们走进茂密的原始森林,跨过泥泞的水沟,爬上陡峭的石崖,走过独木小桥……其间,遇到了暴雨、荆棘、蚊虫、蚂蟥……孩子们累了就坐下小憩,饿了就吃野菜野果,衣服湿了就脱下来烘烤。小小的身板,大大的能量,没有一人叫苦叫累,没有一人掉队。
“我觉得让孩子们适当经历一些挫折、磨难,甚至受点小伤,都是可以接受的。当然,我们全程都在把控风险,我们团队有 5位老师,加上当地的2位老师,会一直保障大家的安全。这次行程特别成功,虽然路上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我们都把这些当作难得的体验,参与的家庭和孩子也留下了难忘的回忆。高黎贡山就像一个宝藏地,特别值得深入探索。接下来,我们每年都会计划带更多孩子来这里,把活动做成持续、安全的常态项目。”常州森屿田自然学校主理人胡蜂说。
“今天看到孩子们的精彩汇报,他们取得的丰富成果,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希望更多的社会团体,都能踏上高黎贡山的旅程中,来感受高黎贡山的生物多样性。”怒江州林业和草原局保护科科长徐春红说。
“未来我们将继续举办此类科普活动,为更多青少年搭建亲近自然、学习科学的平台,培养新一代具有科学素养和生态保护意识的接班人,同时也带动我们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村民提高收入。”怒江百鸟谷景区负责人袁开友表示。
此次科考营活动由怒江百鸟谷景区、常州森屿田自然学校主办,怒江州、泸水市林业和草原局,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州管护局、泸水管护分局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