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银保协同助力——怒江草果产业链发展的“金融密码”
在云南怒江,草果不仅是山间的“红宝石”,更是当地农民致富的“金钥匙”。凭借独特的立体气候和广阔的山林资源,怒江州草果种植面积已达111.4万亩,产量占全国55.7%。然而,如何让这一优势产业持续壮大?怒江州通过“银行信贷支持+保险保价兜底”的协同模式,为草果产业链注入金融活水,打造了乡村振兴的“怒江样本”。
政策引领,金融服务“量身定制”
怒江州政府与金融部门联手,成立草果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出台专项政策,强化金融支持。通过“一体两翼两结合”模式(草果融资为主体,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为两翼,担保贴息和信用建档为支撑),推动草果产业延链强链补链。
同时,怒江州还建立了金融支持草果产业“白名单”,农村金融服务队以网格化模式精准对接农户、合作社和企业。2023年以来,人民银行怒江州分行运用4000万元支农再贷款,撬动3.25亿元草果产业贷款,贷款利率低至3.35%,真正让金融“活水”流向田间地头。
信贷创新,破解资金难题
针对草果生长周期长的特点,怒江州银行业金融机构推出10余种差异化信贷产品。例如,富滇银行怒江分行的“云农贷-草果贷”,最高可贷50万元;农行怒江分行的“草果惠农e贷”,最长贷款期限10年,利率低至3%;怒江农商行的“金碧乡村振兴贷”则提供纯信用贷款,最长期限5年。2023年以来截至2024年末,全州累计投放草果产业贷款4.07亿元,为草果产业链注入强劲动力。
保险兜底,让果农吃下“定心丸”
为降低种植风险,太平洋产险怒江中心支公司创新推出“草果鲜果价格指数保险”。该保险以草果价格为保障对象,当市场价格低于约定价格时,种植户可获得赔款。2024年,该保险覆盖141户三类人员种植户,赔付5.94万元,单户最高赔款4016.39元。同时,保险公司还为“三类人员”免缴个人保费,进一步减轻果农负担。
在“银行+保险”的双重保障下,怒江州草果产业已成为全州带动力最强、辐射面最广、贡献最大的支柱产业。全州草果产区农户人均年增收3400元,真正实现了“小草果,大产业”的乡村振兴梦。(程心媛 陈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