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怒江频道 >> 要闻 >> 正文
怒江大峡谷的幸福桥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08日 14:35:00  来源: 云南网-怒江日报

原标题:怒江大峡谷的幸福桥

白来感恩大桥。 新跃华 摄

又到一年开学季,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龙元村白来村民小组的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去乡中心完小报到了,所不同的是,过去孩子们上学需要绕很远的路,2020年10月15日白来感恩大桥建成通车后,解决了该村 5 个自然村165户580人“过江难”问题。如今,孩子们上学既快捷又安全。

白来感恩大桥位于独龙江乡龙元村白来村民小组,全长 148.41米,主跨 76 米。大桥像一道彩虹,飞跨在碧玉般的独龙江上,桥塔、防护栏上独龙毯等图案充满了浓郁的独龙族文化元素,桥塔横梁上的独龙牛头像斗志昂扬,桥头几个金色大字表达了独龙族群众永远跟党走的坚定决心。

独龙江乡是全国唯一的独龙族聚居地,2018 年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目标,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和来自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扶持,独龙族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整族脱贫,创造了“一步跨千年”的人间奇迹。独龙江乡负责人介绍,交通、教育、卫生、民政等一大批民生项目建成使用后,独龙族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均保持 100%,全族人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

1954 年我州刚成立时,境内无一座跨江桥梁,无一条公路,各族群众过江全靠悬挂在怒江之上的各种溜索。此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照耀下,我州境内桥梁建设开始从无到有,从人马吊桥到永久性汽车大桥,各类桥梁飞架怒江上空,各族群众“过江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但因特殊的地形地貌,直至 2011 年,我州境内还有42 对溜索,许多居住在怒江两岸的群众过江只能靠溜索,出行还要靠人背马驮。

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托坪村地处怒江西岸,与东岸的乡政府一江之隔。然而过江成为全村难以逾越的屏障,村民出行长时间只能靠溜索、吊桥。“溜索时代,大家不敢奢求脱贫,能安全往返就很幸运了。”托坪村党总支书记和建才说,过去大家生活窘困,极端的交通条件限制了大家的出行,也阻碍了外界与村里的联系。

福贡县马吉乡马吉米村乔马嘎村民小组村民长期靠溜索过江,辛苦种植的 5000 亩优质草果销售非 常 困 难 。 一 桥 架 通 百 业 兴 。

2018 年 12 月 30 日,长 130 米、荷载15吨、总投资508万余元的乔马桥如彩虹般飞跃怒江,乔马嘎几代人的桥梁梦实现了,迎来了新发展的春天。

“这是一座产业桥、幸福桥,它连接了我们的好日子。”乔马嘎村民小组组长普友博说,桥架起来了,水泥路进山了,村民们争着扩大草果种植面积,建设民族特色旅游村寨,一心想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2011 年起,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下,我州先后分两批在全州范围内开展“溜索改桥”工程,全力解决各族人民“过江难”问题,改善州内路网结构,加快各族人民经济、文化交流和脱贫致富步伐。

2016年12月5日,我州在全省率先完成所有“溜索改桥”工程项目,将42对溜索改造成36座跨江桥梁,仅保留 6 对溜索用于旅游体验,标志着溜索这一古老的交通工具成为历史。

如今,溜索已经成为了时代的记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横跨于高山峡谷的便民桥、安全桥、致富桥。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建一座桥梁,就给群众打开了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通讯员 新跃华)

责任编辑:范春艳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