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怒江频道 >> 要闻 >> 正文
绿水青山逐渐变成金山银山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08日 14:30:00  来源: 云南网-怒江日报

原标题:绿水青山逐渐变成金山银山

独龙族群众学习养蜂技术。本报记者 王靖生

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无论春夏秋冬,一群身穿迷彩服的生态护林员隔三差五就穿梭在崇山峻岭间,守护着祖国西南边境一线生态安全,阿肯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阿肯家住独龙江乡巴坡村,生态护林员的工作让他既可以守护家乡的青山绿水,又能给生活带来保障。 “以前能吃饱就不错了,现在当生态护林员每个月有800元的工资。”阿肯说,生态护林员的工作都在野外,每次巡山都要翻山越岭,虽然辛苦,但是他很满意。

10多年前的独龙江乡,每年有半年的大雪封山期,巴坡村村民没有一项增收的产业,阿肯和乡亲们都生活在贫困线下。2009年,在当地农林部门的扶持下,阿肯家种植了草果,2012年起开始挂果有了收入。为增加收入,阿肯先后种植了黄精、重楼、葛根等中药材,还学会了养蜂。2014年,独龙江公路高黎贡山隧道贯通,不仅结束了独龙族群众祖祖辈辈大雪封山期走不出山的历史,还为独龙族群众架起了一座脱贫致富的桥梁。自2016年开始,阿肯被林业部门聘任为生态护林员,每月800元的护林员补助和各项惠民补贴,让他家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增加到2万元。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和生态扶贫,全州各族群众告别“靠山吃山”、陡坡耕作、毁林开荒等传统农耕生存方式,养成了健康文明的现代生活方式。随着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全州的山更青了、水更绿了、天更蓝了,全州森林覆盖率达78.90%,居全省第二位。3万多名贫困群众当上了生态护林员,生态优势正转化为经济优势。

在茨开镇丹珠村的约哈斯李中蜂养殖基地,树林底下分散地摆放着100多个木制蜂箱,蜂箱旁蜜蜂成群结队,漫天飞舞。合作社工人们戴着防蜇帽、手套在蜂场忙前忙后地采蜜。一会儿,金黄色的蜜汁儿如泉水般涌出,工人们将蜂蜜封装成瓶,等待上市。

“现在国家政策特别的好,自己富了,就要尽自己的能力帮助村里的贫困户,带领他们做好中蜂养殖产业,让大家都要一起过上甜蜜的日子。”约哈斯李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李春平说。

沿怒江北上,怒江两岸绿意盎然的连片草果地,构筑成一条绿色长廊。

“我家的草果面积已达 150 多亩,仅草果一项每年收入都在6万元以上,这栋新房就是用卖草果的钱盖起的。”普拉底乡其达村村民李秀花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近年来,贡山县在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中大力发展林下草果种植,不仅绿了山坡,还富了各族群众。

独龙江乡把全乡 25 度以上陡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草果种植面积达6.869万亩。2020 年底,草果采摘1275吨,产值1020万元,户均增收9000元,草果成了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的“金果果”。

近年来,我州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聚焦云南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以生态建设为抓手,立足独特区位和良好资源禀赋优势,把以草果为主的绿色香料产业作为脱贫攻坚支柱产业重点培植,建成种植规模111.45万亩的全国草果核心主产区,覆盖16.5万贫困群众。目前,已实现4万贫困群众脱贫。草果成为我州带动力最强、辐射面最广、贡献率最大的脱贫支柱产业。

如今, “怒江草果” “峡谷蜂蜜”等品牌效应正逐渐形成。我州被命名为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贡山县被命名为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绿水青山正在成为全州各族人民致富奔小康的金山银山。(王靖生)

责任编辑:杨茜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