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冬去春来的痕迹
学校花圃中有几株腊梅,正是飘香四溢的时候。黄色的花骨朵儿似开未开,好似细小的松果,在腊梅的襁褓中,似乎马上就要绽放,抑或轻轻触碰就会轻易地落下。
隆冬季节,一棵棵腊梅上,总是有那么一些悄然绽放的花朵和隐形的花骨朵儿,腊梅的香味好像也只是依附隐匿在腊梅的盛开中,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用什么修辞手法都略显牵强拙劣。然而她就像身着黄色霓裳的妙龄少女,身上的每一处都让人怦然心动、摄人心魄。
但是,这几株腊梅起初是不均衡生长的。有的旁逸斜出,有的龙蟠虬结,经常看到的是树枝的结梗点,显得臃肿粗糙;另一些树枝则歪歪扭扭,毫无章法,更无半点美感。
可是慢慢地,腊梅好像从叛逆不羁的少女长成了身材姣好的姑娘:她的身姿有了些许说不出的韵致和内涵,一枝独秀的时代俨然过时,而是三两枝乃至更多的树枝,长得眉目清秀,一枝比一枝更加妩媚动人。
这时候的腊梅,颠覆了黄的主色调,或红或白或紫。这时的花骨朵儿,依然没有开放的意思,腊梅的本身就是淡黄淡黄的,与那种染上各种颜料而无芬芳的腊梅有本质的区别 — —在看不见的黑夜中亦可芳香四溢,正应了那句“暗香浮动月黄昏”。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春风”与那些“引车卖浆”之流的做法,虽有行为上的一致,结果却大相径庭。后者细心裁剪属能工巧匠,却少了些许诗意;前者只要轻拂腊梅的身体,她便感到一种销魂的酥软和沉醉。
学校也有几株银杏,在腊梅到来之前巍然屹立。当“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银杏时代过去,腊梅便悄悄地探出头来,迎着寒冬腊月傲然绽放。腊梅用她的香味吸引着世人为之魅惑动容,在隆冬到来的时候,腊梅是当之无愧的天使。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腊梅的寂寞、挣扎、徘徊、脱胎换骨,依附着人类的哀愁和理想,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意境中交相辉映,天人合一。
我们应该把姿态放低一些,再放低一些,这样,那把根渗入土壤的腊梅才能听见俗世凡胎的呼唤和呐喊。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不用踏雪寻梅,却用你来寻找春天的足迹。(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