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真心实意帮扶、真金白银投入、真抓实干攻坚,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中交集团 — —跨越山海,携手同行小康路
务工人员欢送仪式
火龙果喜获丰收
中交集团援建的新时代希望学校
3200多公里的漫漫长路,一头连着怒江,一头连着北京。
“怒江不脱贫,中交不脱钩。”1995年,中交集团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立下这个掷地有声的承诺,让怒江与千里之外的中交集团认了亲。
24年转瞬即逝,可当年的承诺一天也未断过,让怒江各族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初心从未改变过。
24年来,以关注民生为重点,在交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产业扶贫、就业立体式帮扶等方面出实招、投入真金白银,将扶贫帮困的真情洒向怒江,在峡谷大地谱写了一曲央企定点帮扶的赞歌。
打好组合拳,构建精准扶贫“中交模式”
每天清晨,58岁的麻友祥妈总会准时站在窗口,遥望正在建设的中交怒江连心桥。
“看着桥一天天‘长’到对岸,打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麻友祥妈说。
2018年8月8日,投资1.04亿元的中交怒江连心桥破土动工。2020年6月18日建成试通车,对优化和完善六库城区交通网络、缓解交通压力、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是中交集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帮助怒江打赢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
怒江州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是党中央、国务院明确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和关怀的深度贫困地区,长期以来凝聚了党中央、国务院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盼,汇聚了各级各方的心力智慧和深情厚谊。
“脱贫攻坚,是重大政治任务、头等民生工程,必须以坐不住的责任感、等不起的危机感、慢不得的紧迫感全力推进,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中交集团党委决心如铁,意志如钢。
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中交集团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安排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提高政治站位,落实帮扶责任,认真推进怒江州定点帮扶工作,举全集团之力打好组合拳,为打赢怒江脱贫攻坚战贡献了“中交力量”。
集团结合脱贫攻坚形势及集团《帮扶定点扶贫县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制定下发了《中交集团帮扶怒江州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19年扶贫工作要点》,围绕定点扶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制定长期帮扶目标,精准施策,统筹推进。
2018年,集团选派9名干部到怒江州挂职、1名干部到英吉沙县挂职。2019年,集团继续选派这10名干部赴定点扶贫地区协助开展扶贫工作。长期以来,他们扎根边疆、主动作为,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受到了央视《攻坚日记》栏目和人民日报、今日中国、中国网等多家媒体的大力宣传,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百姓的广泛赞誉。
24年精心耕耘,集团办公厅按照怒江所需,中交所能,制定了“强化思想意识、强化干部担当、强化资源投入、强化工作作风”的“四个强化”和扶贫模式创新、工作保障创新“两个创新”,构建了纵横结合的责任体系、远近结合的目标体系、点面结合的工作体系、前后贯穿的互动体系、广度和深度结合的宣传体系和奖罚结合的考评体系等“六大体系”,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大扶贫格局。
“聚力交通、搬迁、产业、教育、就业、党建脱贫。采取超常规举措,打好组合拳,帮助怒江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起涛说。
“中交集团发挥自身优势,贯彻‘脱贫+’理念,着眼于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帮扶任务和怒江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助推怒江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合作项目,为怒江开发式扶贫注入持久强劲的动力。”中共怒江州委书记纳云德说。
打好主动战,贡献脱贫攻坚“中交力量”
泸水市大兴地镇自扁王基村灯笼坝荣新火龙果基地是中交集团在当地产业扶贫中的一大亮点。一期工程投入100 多万元,以“专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贫困户+村委会”的方式开展,收入将无偿分给加入合作社的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社员除了分红,还参与基地建设、种植养护及运输,每人每天可获得100多元劳务收入。”合作社负责人祝荣新说。
2019年5月9日,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起涛到火龙果基地考察,给予高度肯定。2019年10月16日,中交集团总裁宋海良到怒江调研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做大做强火龙果产业,向深加工延伸,提高经济效益,惠及更多老百姓。未来,基地将免费提供种苗、技术,带动大兴地镇发展千亩火龙果产业。
集团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脱贫攻坚战略为目标导向,以定点扶贫地区脱贫攻坚存在的重点难点为问题导向,锚定2020年脱贫和“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找准帮扶切入口,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截至目前,已投入2.5亿余元扶贫资金,着力解决定点扶贫地区“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针对怒江基础设施相对较弱,交通“瓶颈”是怒江各族群众脱贫攻坚的最大障碍。中交集团提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交方案”,推动打造“致富路”。援建中交怒江渡口大桥、中交福贡木尼玛大桥,2座大桥总造价共计2.5亿余元,大桥建成后,将切实解决3万多易地搬迁安置点群众的出行问题,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中交集团按照“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要求,投入1400万元援助安置点建设,解决了741户3000多易地搬迁安置点群众住房问题,实现了贫困群众既“挪穷窝”更“断穷根”。
制定产业扶贫项目合作社运行办法,明确多元化混合制股权奖励分配机制。
出资1000多万元优选实施火龙果种植、饲草加工及肉牛养殖、中华蜜蜂、移动温室暖棚等产业扶贫项目。三年投入1000万元支持怒江持续举办皮划艇野水国际公开赛,提升怒江知名度、美誉度,加快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近年来,中交集团共投入近 1956 万元,在怒江各地实施了火龙果种植和黄牛、生猪、山地鸡、中华蜂养殖,中药材、饲料加工等一批产业扶贫项目,帮扶 404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中交集团帮扶怒江以来,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
中交集团出资790万元实施教育扶贫项目,用于怒江州部分校舍改造和建设,改善办学环境。投入830万元设立助学基金,帮扶1600多名困难学生。设立“中交情系怒江·农村教师专业成长计划”,2019 年投入300万元,帮助怒江农村中小学教师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农村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与共青团怒江州委设立了“用心浇铸峡谷求学路助学金”,在福贡县设立职业教育扶持基金,帮助贫困“两后生”入学等一系列教育精准扶贫,有力推进了怒江教育健康发展,有效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为怒江贫困学子撑起了一片蓝天。
就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脱贫途径。中交集团依托在怒江建设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务输出,2018年定点帮扶667名贫困群众就业,2019年1000余名困难群众转移就业,推动实现“就业一人 脱贫一户”的目标。对口帮扶怒江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让直过民族贫困群众在讲习所学技能、转观念,实现创业、就业梦想,是中交集团在怒江智技扶贫的又一有力抓手。为此,中交集团提供经费200万元举办农民讲习所,累计培训1387人,荣获“云南省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地”、 “云南省2018年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称号。
争当参与者,树立脱贫攻坚“中交情怀”
再有2个月,中交集团派驻兰坪县通甸镇通甸村的80后驻村工作队长金佳炜驻村帮扶就满2年了,600多天的驻村生活让这位年轻队长多了几分稳重与成熟,从沿海一线走进脱贫攻坚一线山区,他克服身体上的不适,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从一名工程建设者到扶贫战士的转变。他用一腔热血努力践行中交人“让怒江各族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美丽愿景,为通甸村群众早日脱贫奔小康燃烧青春。
“怒江各族干部群众在险恶的自然环境下,仍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脱贫攻坚战中,他们这种战天斗地的精神激励着我。”“我很珍惜这次集团派我到怒江的机会,也很荣幸成为怒江脱贫攻坚队伍中的一员,我将继续与他们并肩作战,一同为怒江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为践行央企的社会责任而全力以赴、竭尽所能。”日晒雨淋、跋山涉水,走村寨、访贫寒,在田间地头山野乡村……一茬接着一茬干,中交集团驻村扶贫干部主动担当,真抓实干,奔走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他们累并快乐着、苦并幸福着,走遍村村寨寨、千家万户,访民情、解民忧、脱民贫、帮民富。
“把脱贫攻坚刻在心上、拿在手上、扛在肩上。” “不脱贫决不脱钩,不获全胜决不收兵。”铿锵誓言,激励着中交集团扶贫干部默默践行。
集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的要求,与怒江州结成命运共同体,于2019年5月出资5亿元共同组建了中交怒江产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构建在怒江州属地化投资、建设、运营的一体化平台,着力以“计划+市场” “政府+企业” “短期+长期”的全新模式,推进“扶贫+开发” “扶贫+产业” “扶贫+教育”等精准扶贫举措,将优质资源转化为优势产业,通过产业运营带动脱贫攻坚,助力怒江州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前,扶贫产业开发公司正在重点推进香料产业园、旅游特色小镇、交通基础设施等相关重点项目,初步投资概算达22亿元,为扶贫开发、经济发展、产业引进等贡献力量,形成企地合作的“怒江模式”。
仅2018年,中交集团就派出170多人次赴定点扶贫县调研指导,选派15名优秀干部开展定点挂职扶贫,涌现出自扁王基村原第一书记王慧奇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扶贫干部,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帮扶经验和模式。
中交集团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与36家全资子公司签署《定点扶贫责任书》,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构建了中交总部、二级单位和驻怒江扶贫工作队组成的三级立体攻坚模式。2019年,集团总部及各单位共计300余人次赴对口帮扶县(市)、乡(镇)开展脱贫攻坚调研工作,精准施策,对症下药,切实构建起了高效务实、合力攻坚的大扶贫格局。
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2019年,中交集团助力怒江州总体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高质量完成12.7万人脱贫,助推贡山县摘帽。截至目前,中交集团全面超额完成2019年扶贫责任书签订的各项任务指标。其中,对定点扶贫地区投入帮扶资金25436.56万元,完成定点扶贫责任书15000万元的169.57%;引进帮扶资金63万元,完成定点扶贫责任书50万元的126.00%;培训基层干部508人,完成定点扶贫责任书15名的3386.66%;培训技术人员574人,完成定点扶贫责任书100名的574.00%;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432.01万元,完成定点扶贫责任书150万元的288.00%;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136.62万元,完成定点扶贫责任书100万元的136.62%。
由于在脱贫攻坚方面成效显著,中交集团分别被云南省和怒江州授予脱贫攻坚“扶贫明星企业”荣誉称号。
“24 年同舟共济,中交集团与怒江是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关系。对怒江的帮扶,不仅要聚焦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帮扶任务,更要着眼于未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好、开展好50 年结对帮扶工作,让怒江各族人民群众走在希望的峡谷里,生活在幸福的田野上。”刘起涛说。
“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中交集团将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确保摘帽“不摘责任” “不摘政策” “不摘帮扶” “不摘监管”,主动担当、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咬定目标加油干,坚决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记者 克爱艺 祝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