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怒江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七旬老人上学记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20日 22:04:44  来源: 云南网-怒江大峡谷网
分享至:

  原标题:七旬老人上学记

  “他是最努力、最刻苦,也是年纪最大的一名学生。”近日,在怒江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竹编培训班授课的老师马利群说。

  马利群口中的学生就是来自泸水市六库镇段家寨村村民段玉才,现年72岁。小时候的一场意外,使段玉才的腿受了伤,导致其行动不便。为了让段玉才出入方便,马利群安排段玉才坐在第一排。

  记者走进培训班时,段玉才低着头,一双拐杖放在身旁,一双长满老茧的手不停地摆弄着竹片,时而将竹片上下拨动相互交叉,时而绕成圈。一天下来,在段玉才的巧手下,一个漂亮的竹编工艺品就展现在记者眼前。

  “因他年纪比较大,行动也不便,刚开始培训的时候,我还担心他能否完成学习任务,但几天下来,他的表现让我刮目相看。”一开始,马利群对这位七旬高龄的学生并不看好,但段玉才用他的作品和行动改变了老师的看法。

  在为期一个月的培训中,竹编培训班班长四陆华也被段玉才自强不息、努力上进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有一天,四五斤重的压条(竹编用的工具)重重地砸到了段叔叔的脚,使他本来就行动不便的脚更加疼痛,我们劝他休息几天,可他还是不舍得休息,坚持上课。午休和晚饭后的时间,更不用提了,他都在教室里编竹编。他都这样努力,其他学员更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他是我们所有学员学习的榜样。”

  “听说有四川来的专业老师讲课,我就报名来学习。”其实在来竹编培训班培训之前,段玉才就已有四五十年的竹制品编制历史,只是过去他编制的是生产生活用具,而此次学习的是竹制工艺品的竹编技艺。

  “小时候家里兄弟姐妹比较多,家庭条件很困难,再加上我的脚不好,别人能背的东西我背不了,别人能干的活我干不了,所以我就想着一定要学习一项手艺,改变家里的生活条件。”抱着这样的信念,年轻时候的段玉才一边偷学生产队师傅的竹编技术,一边不断摸索。几年下来,他的竹编技术有了很大提高,簸箕、背篓、撮箕等竹制品他都能编制,可以利用竹编技术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在当地也有了一定名气。成家后,他同样利用竹编手艺养家糊口,供孩子读书。

  当时每年的秋冬季是段玉才最忙碌的时候,他走遍了六库镇各村寨和保山市的部分村寨。“哪家请我,我就去哪家帮他们编,一个月下来会有300元左右的收入,这个收入在二三十年前能勉强维持我们一家的生活。”段玉才向记者娓娓道来。

  当记者问及此次培训的收获时,段玉才像小孩子汇报学习成绩一样,羞涩地告诉记者,老师从如何选竹、锯竹、刮青、分薄蔑层、染色、分丝、编制等方面对他们进行了教授,其中,染色和蒸煮烘干两个环节是他之前从未接触过的。“此次我学会了染色和蒸煮方法,编出来的比之前漂亮多了,也很光滑,不会刮手,听老师说蒸煮出来的还能防虫,使用期限会更长。”

  记者在现场看到,张贴着段玉才名字的竹制品有颜色艳丽的手提包、小簸箕和挂图等。“这些竹制品比他之前在家编制的畅销,价格也会翻好几倍。”马利群向记者介绍。

  年事已高的段玉才目前的心愿就是想把一生的竹编技术传授给他人,让他的竹编事业后继有人。目前他在泸水市一扶贫车间务工,不仅每月有收入,还能向年轻一辈传授他的竹编技术。“来怒江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们可以利用此次学习的技术制作出更多更好看的竹制工艺品,让游客们购买,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

  “只要想学,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很多人知道这个道理,但要像段玉才一样真正能落实到行动上的并不多。”马利群感慨地说。(妮玉才 杨曜鸿)

责任编辑:孙寅翔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