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至4日,州委、州政府开展全州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现场观摩活动。这既为四县(市)搭建相互交流、借鉴成功经验的平台,也是对各县(市)抓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的一次集中检阅。
3天时间,上千公里的行程,近50个观摩点,一场关于基层党建、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民生事业和重大项目建设的“战场”上,四县(市)争相奏响一支你追我赶的激越之曲。期间,州委书记纳云德参加泸水市现场观摩活动。州委副书记、州长李文辉,州委副书记王宏,州人大常委会主任迪友堆,州政协主席李坤珍率队分赴福贡县、兰坪县、贡山县和泸水市进行实地观摩。
脚板走一线,亮点映眼帘。观摩组成员一路行、一路看、一路听,见证四县(市)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奋进的“速度与激情”;一路议、一路评、一路想,清晰触摸推动易地扶贫搬迁、生态脱贫新举措、新探索迸发的强劲动能。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观摩,学到了好的经验和做法,看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也目睹州委、州政府以 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城乡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民生幸福的巨大变革,更加坚定打赢打好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易地扶贫搬迁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驱车沿着平整的水泥路,来到泸水市老窝镇荣华村分水岭易地扶贫搬迁点,只见海拔2300米的山坡上,一栋栋具有民族特色的新房鳞次栉比。去年7月,荣华村山头100户彝族、傈僳族、白族群众离开深山,住进新居。为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该村在增收方面做文章,通过发展畜牧业、经济林木产业和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实现村民人均年收入达3000多元。
荣华村产业发展的重头戏主要聚集于山坡上连片的刺龙苞。 “我们计划扶持村里种植1000亩刺龙苞,目前已经种植800亩”。据介绍,进入收获期,亩产刺龙苞可达400斤,按20元一斤的市场价销售,将大幅带动全村贫困户持续增收。
纳云德在点评时指出,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州打赢打好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问题的根本之策。要深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加快进度,确保按时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同时,提前研究谋划,做好产业培育、后续发展和管理等相关配套工作,让搬迁贫困群众,真正搬出大山,走向幸福。
党建脱贫双推进 脱贫攻坚更有劲
脱贫是“新时代必须打赢的第一场硬仗”,而攻坚要靠党建“伟大工程”。
在泸水市,老窝镇中元村党总支把党建实效体现在脱贫成效上。该村走实组织引富、党员领富、结对帮富三条路子,通过发展村集体经济,党员带领群众兴办微企,党员“一对一”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双推进,特别是老中青搭配的领导班子结构和运用电商、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基层党建和产业发展的办法,让观摩组成员眼前一亮。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这个地方发展就有希望”,纳云德充分肯定中元村党总支和党员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中发挥的示范引领作用。他说,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能人引领产业带动脱贫作用,抓住“人”这个关键,党建扶贫双推进,让干部围着脱贫转,党员带着群众干,实现党群心心相印,脱贫步步为营。
在福贡县鹿马登乡赤洒底村党建活动室,桌上展示着该村生产加工的各类成品茶。 “党组织和党员牵头创办合作社吗?茶叶生产可以带动多少建档立卡贫困户?”当得知该村通过收购茶叶加工厂,发展村集体经济和扶持村干部发展茶产业,带动21户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农户和2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茶叶采摘和加工实现增收时,州委副书记、州长李文辉指出,要依靠“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把村干部培养成致富能手,鼓励引进龙头企业,发挥村组干部桥梁、纽带作用,为民办实事、办成事。
产业脱贫要打“生态牌”走好品牌路
鲁掌镇三河村,享誉省内外的富裕村,该村依托优越生态环境,发挥山多林多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种活了核桃、花椒、草果“三棵树”,达到生态、民生、经济多方共赢,一村一组、一草一木,细微之处见真章,映照的是一条深远的绿色发展之路。
观摩组成员感慨,三河村率先闯出一条生态致富的脱贫之路,为我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幸福乡村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示范。
走进普拉底乡咪谷村,茂密的森林边,山涧箐沟旁,草果构成的天然绿色长廊,碧绿青翠,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引导支持下,该村累计种植草果13292亩,挂果8785亩,去年实现草果收入418万元,通过发展草果产业,人均收入达7857元。
不仅是草果,近年来,贡山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羊肚菌、重楼、草莓种植、中蜂养殖、稻田养鱼等增收产业遍地开花,叠加致富效应初见端倪。
“贡山县因地制宜,注重市场规律,合理规划产业布局,用好贡山生态这张“金字招牌”,确保已脱贫农户每户有1至2个增收致富产业做支撑,同时积极加强“三标一品”认证,让产业航船驶向更加广阔的市场海域。”观摩组成员一路行进,一路观摩,一路感慨。
针对产业发展,纳云德强调,发展产业,怒江的优势在生态,要在加大引导支持力度的同时,加强招商引资,引进一批优势龙头企业,依靠致富能人带头、龙头企业带动,提升产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走产品品牌战略之路,真正为老百姓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为老百姓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金山银山,为老百姓建造永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重大项目建设大干快上 争分夺秒
“现在的怒江就是一个大工地。”从泸水、福贡、贡山到兰坪,从乡村、城镇到公路沿线,项目建设热潮涌动,激情见证发展的蓬勃态势。
一个个塔吊林立的项目点,一座座耸立在乡村的高楼,一批批即将助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质变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正加速推进,凝聚着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加快建设新怒江、奋力开启“怒江2020”新征程的强大合力。在通甸镇兰坪通用机场项目建设施工现场,工程车、挖掘机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们来来往往繁忙而有序,正在抓紧施工全力推进工程项目建设。
截至目前,兰坪通用机场飞行区主体工程已完成地基填方183万立方米(设计需填186万立方米),飞行区基础工程和航站区基础处理基本完成。
除此之外,保泸高速公路、怒江美丽公路稳步推进,惠及群众的兰坪沘江河流域治理、泸水市幼儿园、营盘镇中小学整体搬迁项目等一批民生工程和怒江傈僳风情小镇等精品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建设。观摩组成员感慨“等到项目全面建成后,怒江将会是另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
行而思观而悟推而行
“开展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现场观摩活动,目的是通过现场观摩学习看亮点、晒成绩、学经验、找不足、增后劲。”在6月4日晚召开的观摩座谈会上,纳云德对现场观摩活动给予充分肯定。
结合现场观摩,四县(市)党政负责人畅谈感受体会:“通过观摩,思想、思维、思路更加拓展,信念、理念、观念更加提升。” “想不到不出州就能学到先进经验,这次观摩收获满满。” “现场观摩有利于大家相互启发、寻找差距、取长补短。” “一批新的做法接踵而至,感到学有目标、赶有方向,催促我们行而思、观而悟、推而行。”
在肯定兄弟县(市)成绩的同时,对照先进经验和做法,大家认真反思短板与不足, “只有在平时下苦功,观摩时才能亮点频现。” “决战脱贫攻坚,一定要有新突破、新作为、新气象。”……
一路走,既是观摩学习也是成果展示;一路看,即是新的变化也是新的希望。
怒江的希望在信心,怒江的发展靠精神。
州委提出的“解放思想、推动落实、争先进位”精神在各级领导干部和群众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中显现,在大干快上、争分夺秒建设的重大项目中体现,在结合怒江实际,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中央、省、州决策部署中呈现。大家纷纷表示,要进一步提振精神,鼓足干劲,再接再厉,续写新的成绩,为奋力谱写新时代怒江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
记者 谢宇 何飞杨 杨雪辉 和雄勇(怒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