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怒江频道/ 县域经济
生态扶贫阔步向前 绿色红利群众共享
——生态扶贫中的福贡路径
2018-06-12 13:49:12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初夏时节,行走在福贡大地,无论是县城还是乡村,处处碧水蜿蜒、青山染翠,给人一种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和谐之感,让人不禁感叹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福贡县坚持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路子,积极推进“441113”、 “四个百万”、 “百里绿色长廊”等工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产业化经营,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经济效益逐年攀升,特别是以草果、核桃、漆树为主的林业产业得到了较好发展,闯出了一条“经济发展、生态良好”的新路子。绿色,正成为福贡新底色,也成为福贡县坚持走生态发展路径的底气。

  昔日荒山今变绿

  “有时人在路上走着,莫名其妙落下来一块石头,躲不赢跑不赢的,就只能遭殃,太危险了。”站在距村委会500米左右的核桃林下,说起多年前的“滚石伤人”事件,石月亮乡米俄洛村党总支书记普纽罗仍心有余悸。

  而今,走出家门就是秀峰披绿、公路逶迤,就能欣赏到绿意盎然的山村美景,3年前的荒山秃岭、滚石不断,通过陡坡地生态治理工程,让痛苦记忆在米俄洛村民心中翻了篇。

  近年来,福贡县将生态扶贫作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举措,把实施退耕还林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抓手纳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执行国家生态扶贫好政策并促进好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办法,找准政策引导和群众意愿的结合点,充分调动当地党委政府、村委会和林农的积极性、主动性,坚持“适地适树”原则,用发展产业、培育产业的思路抓实退耕还林,注重发展林下产业和发挥退耕林地的经济效益,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6.49万亩。

  伴着淅沥细雨,记者走进米俄洛村300亩陡坡地生态治理区,只见300亩核桃林郁郁葱葱,据普纽罗介绍,林下套种的80亩草果已见成效,治理区涉及农户每年仅草果一项就有近3000元收入。 “感谢国家帮我们治理了这片陡坡地,让我们不用再担心走在路上被石头砸着,还可以在上面种核桃草果,增加收入。”普纽罗说。

  产业探索有突破

  “这是我们第三次翻建加工房了,以前都是随便搭建,用不了一两年就得翻建。现在种草果的村民越来越多,合作社社员也在不断增加,还是得把加工房好好建一下。”在米俄洛村福贡永强草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草果加工房施工现场,负责人迪四友正指挥村民规范施工。迪四友告诉记者,自2013年合作社成立至今,社员已发展到27户,草果均可实现家门口销售;草果加工季节,村民还可到合作社打零工,每天收入在120元左右。

  如何实现增收与增绿“双赢”?福贡县委县政府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着力点,除推进“441113”、 “四个百万”、 “百里绿色长廊”等工程外,还扎实推进“1234”峡谷生态,结合天保、退耕还林工程大力发展核桃、漆树、草果、云黄连、茶叶、油茶、重楼等林产业,3年来,共种植核桃6万亩、草果3600亩、油茶5000亩、重楼100亩,实施核桃提质增效及低效林改造6万亩。全县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60.26万亩,以每年每亩10元的补偿兑现给林权所有者,林农年享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602.6万元,占总补偿资金的66.7%。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协议保底价收购,消除了农户的后顾之忧。截至目前,全县共成立林农专业合作社18个,其中省级示范合作社3个,合作社经营林地面积达 23914 亩;2013 年至今,利用林业贴息贷款支持项目46家,共落实林业贴息贷款816.5万元,享受国家财政贴息101.151万元,涉及林地种植面积3575亩;全县规范森林资源流转面积23740.6亩,涉及农户1584户,改革成果更多惠及困难群众。

  “以前种包谷,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来管理不说,产量还低。现在种核桃、草果就不一样了,虽然核桃也需要修枝打杈,草果也需要除草,但只要管理得好,比种包谷划算。”去年,仅草果一项就收入30多万元的余四普用事实向记者证明了他告别玉米种植的明智。

  通过实施造林绿化、退耕还林、核桃林提质增效、生态保护、调整产业结构等,不仅让昔日荒山荒坡披上了“绿装”,还着力将“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有效带动全县群众脱贫,探索出了一条生态和生计有机统一、增绿和增收互促双赢的生态脱贫新路子。截至目前,全县累计种植核桃55万亩、漆树11万亩、草果43.2万亩、云黄连8.28万亩、茶叶2万亩、油茶2.2万亩、重楼1450亩,实施核桃提质增效及低效林改造11.5万亩,形成品种多样、适度规模的立体林业产业发展空间格局,经济效益逐年提高,仅草果一项,产值就达2.6亿元。

  林业收入,正成为福贡县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绿色福利焕生机

  “每个月900块钱的工资,加上草果和核桃的收入,平时再打点零工,生活是越来越好了。”米俄洛村冲坡小组建档立卡贫困户迪友叶说。

  迪友叶口中的“工资”,指的是生态护林员的待遇。

  生态扶贫最本质的意义就是创制岗位,而公益性岗位开发,是我州帮扶安置各类就业和困难群体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就业增收的重要举措。

  2017年,按照“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当地有劳动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的要求,福贡县通过选聘一批生态护林员,加大全县森林资源管护。同时,增加生态护林员家庭收入,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探索生态脱贫路子,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目前,共安排1500名生态护林员名额,有效管护森林面积375.88万亩;安置森企职工,聘用专职森管员、森林公安协警、半专业防火队员、消防队员等各类森管员 2129人,实现稳定就业2129人,真正达到“一人护林、全家脱贫”目标。

  “以前都是在外面打工,离家远,想家也回不来,老人娃娃生病只能干着急。现在村里变美了,在家门口就可以做生意赚钱,这辈子哪里也不去了,守着我的店,很好。”2018年以前,鹿马登乡赤恒底村村民肯叶恒一直在外务工,同年底,回家过年的他发现家乡变绿变美了,于是依托赤恒底“特色旅游村”这一招牌,利用自家区位优势开起了“农家乐”和客栈,经营农家饭菜和傈僳族特色餐饮,接待中小型旅游团队,因为价格公道,每天的客源都能保证在1桌左右。

  和肯叶恒一样,因为家乡变美而不再想着出去务工的你套畅也在家门口吃起了“生态饭” — —在村子另一头开了一家“农家乐”,2018 年 1 月营业至今,月收入均保持在1万元左右。

  每一次铿锵前行,都伴随着多项惠民举措的落地生根,每一步惠民举措,从制定到实行都稳健有力。今年,福贡县计划发展林下中草药材4000亩、油茶8500亩、花椒8500亩、脐橙抚育600亩,截至4月,共完成种植红花油茶500亩、花椒5000亩、中药材500亩,脐橙抚育管理正在实施中,各项目有序推进;陡坡地生态治理3000亩,目前已完成土地丈量1000亩。

  未来可期,这幅“以绿为底色”的幸福画卷正在“祈福圣地”儿女手中逐步绘就、清晰可辨;生态脱贫的美好愿景正映照现实,形成脉络清晰的“福贡经验”。

  记者 陆娉婷 实习记者 杨娇(怒江报)

责任编辑: 乐诚弘韵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