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怒江频道/ 要闻
茶香蜜溢日子甜
2018-02-08 18:06:23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云南网讯(记者 李寿华 通讯员 妮玉才)清晨,乘车从六库向东行驶11公里,20分钟就赶到群山环绕的泸水市六库镇瓦姑村。山腰林间,成片的千亩茶园翠绿葱茏,生机勃勃,把村庄打扮得格外妖娆。

“自己制作的瓦姑茶,尝一尝,味道还可以。”漂亮的两层平顶房里,瓦姑二组村民谢楚湘和老伴正在喝茶,看见记者,热情招呼,捧上热腾腾的香茶。喝了一口,感觉清香甘醇,回味无穷。

瓦姑村境内有鲁介山河、三岔河、竹箐河等河流,空气湿润,土壤肥沃,很适合种植茶树。当地村民历来有种茶、制茶、品茶的传统。历史上,瓦姑茶曾扬名一时,被誉为“云南的龙井茶”,深受各地消费者的喜爱。1967年,瓦姑茶还曾被送往北京中南海。       

正午,记者跟随谢楚湘到茶园。64岁的谢楚湘在茶树间挥舞镰刀,除草砍枝丫,蹲下身去给茶树根部施农家肥。“现在,大家有了稳定的收入,心情好,干什么都不感觉累。”谢楚湘笑着说,他和老伴种了10亩茶园,加上核桃、花椒等,一年有3万多元的收入。家里新建了楼房,平整了院坝,有了车库和小轿车。“现在国家惠农政策越来越好,只要我们勤快一点,计划着过日子,以后的生活还会比现在更好。” 谢楚湘说。       

这几年,泸水市结合瓦姑村村情实际,在实施道路、安居房建设的同时。扶持瓦姑村重点发展茶叶种植、加工及核桃、养蜂产业。“我们引进了民营企业,建起现代化的茶叶加工厂。组建了瓦姑茶叶合作社,实行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告别了过去‘提篮小卖’的经营方式,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道路。”同行的瓦姑村党支部书记乔正华告诉记者,村里以合作社提供种苗、有机肥料,对茶农进行技术培训,村民出土地、投工投劳等方式,逐步扩大茶园面积。在原有的5000亩基础上,新发展了2500亩茶园,使全村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茶树。7500亩茶园成为瓦姑村民的绿色“聚宝盆”,去年收入150万元。       

瓦姑二组村民何芝妹身有残疾,以前靠种植包谷为生,日子艰难。四年前,种了10亩茶叶,还种了花椒、核桃,现在一年有近3万元的收入。去年12月,在国家帮扶下,她自筹10多万元,建盖了两层新楼房,告别了漏风漏雨的土墙房,甩掉了贫困帽。

      

2017年底,瓦姑村人均纯收入达 6721元,整村脱贫出列,332户村民与何芝妹家一样,摘掉了贫困帽,住进了安全舒适的房子,日子越过越红火。     

得益于国家扶持和种植业的蓬勃发展,瓦姑村有了第一笔村集体经济收入7万元,结束了村集体经济为零的历史。在挂联帮扶单位的支持下,村委会计划用这笔资金发展以土鸡为主的林下养殖,扶持2014年以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土鸡,增加收入。“各村民小组都通了公路,去六库也就十几分钟,非常方便。六库饭店多,土鸡需求量很大,养殖土鸡很划算的。”乔正华对今后的多种养殖业发展有自己的计算。        

碧蓝的瓦姑水库附近,三岔河小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安置点,一栋栋漂亮的新房,依山就势,掩映在青山绿水中。去年,该小组38户102人从半山腰整体搬迁至这里,圆了多年的安居梦想。        

三岔河山背后的密林深处,碗口粗的古树下,村民李新华正在蜂箱里取蜂蜜。“冬季花源少,蜂蜜不多,市场价格高。”十几分钟后,李新华采集了十大块金黄色蜂蜜,手上被野蜂蛰了两处。“一年会蛰着好几次,已经习惯了,回去抹一点中草药就好了。”淡淡的语气里,让记者深深感受到养蜂人的艰辛和危险。        

李新华每天骑摩托车到原三岔河小组居住地公路边,再爬一个多小时到森林里的养蜂点管理90多箱野蜂。去年,他卖蜂蜜收入9万元,今年准备再投入3万元,增加蜂箱,养到150箱。“再苦一两年,准备买一辆皮卡车,方便以后拉蜂箱和蜂蜜。”       

三岔河森林茂密,光热充足,野花遍布,是养蜂酿蜜的绝佳场所。这里家家户户都养蜂,多的一家年收入达10多万元,少的也有五六千元。     

特殊的气候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使怒江蜂蜜的品质和口感越来越被各地消费者肯定,已远销沿海大中城市,供不应求。这几年,瓦姑村养蜂产业发展很快,已有120户人家养蜂,有1500箱蜂箱,年收入达120万。      

“下一步,我们要成立养蜂合作社,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打好瓦姑蜂蜜品牌,确保蜂蜜品质,让更多的群众依靠养蜂业发家致富。”乔正华说,村里正按照市里的产业发展政策,加强茶园管理,做好7500亩茶树和6000亩核桃的提质增效工作,把野蜂养殖规模扩大到5000箱,实现家家都有增收产业,争取三年后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把瓦姑村建设成为生态良好、产业繁荣、邻里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小康村。

责任编辑: 赵黎浩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