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怒江/ 热点新闻
贡山县独龙江乡:种好重楼,生活更上一层楼
2018-01-16 18:37:11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至:

阳光明媚的午后,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迪政当村文面女李文仕和丈夫扛起锄头,到村寨背后林地给重楼清除杂草、松土。“要想长远致富,有稳定的收入,还得种好重楼,它可是我们的宝贝。”李文仕高兴地说。

迪政当村有161户579人,因土壤气候影响,不适宜草果种植。这几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扶持下,村民上山找来野生重楼苗,移栽了200亩,成为村里今后产业致富的支撑。

“重楼种植讲究‘三分种七分管’,种苗按种下去后,一定要花劳力、花时间去耕作管理。要及时加腐殖土,排水要勤快……”遮阴网下,迪政当村党支部书记斯小东正在给村民讲授重楼后期管理技术。

以前,村里农作物只有包谷、芋头和洋芋。单一粗放的耕作方式让原本就贫瘠的迪政当更加落后。“种包谷、洋芋只为填饱肚子,没有什么经济收入。”斯小东说,“现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越来越多,‘输血’扶贫已不再是长远之计,想要脱贫致富,最终得靠‘造血’激发群众自身活力和动力,发展符合迪政当实际的生态特色产业,才能实现长远致富。”

为彻底挖掉“穷根”,独龙江乡把发展特色生态产业作为独龙族群众脱贫致富的首要工程。村党支部依托迪政当丰富的草场资源和林地资源,提出近抓畜牧,远抓重楼、黄精的发展思路。在大力发展独龙牛、牦牛等畜牧业的同时,发动村民上山挖野生重楼,党员示范带动,在林下种植了200亩重楼和150亩野生黄精。

“实现长远致富,得有稳定的增收产业,我们选择了重楼,实现生态美、群众富的发展目标。”迪政当第一书记章国华说,村里通路、通电、同水,有了宽带网络、移动4G通信,老百姓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安居房,告别了狩猎捕鱼、刀耕火种的粗放生产,转向发展特色农业。

“最可喜的是独龙族群众思想观念的变化,都意识到要靠自己的双手发展好增收产业,才能够实现长远致富。” 章国华说。

“没有产业,迟早会返贫。”斯小东说,重楼种植虽然成本高、周期长,但收益高,一亩重楼可以收入五六万,全村200亩重楼将成为一个可持续收入的“绿色银行”。

云南日报记者 李寿华

责任编辑: 乐诚弘韵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