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巴坡村两边的陡坡上密密麻麻地生长着的榉木、红椿和叫不上名的乔木。乔木的下面,是绿油油的草果地。
“我家种了70亩,能收三四十万元。”扒开草果叶,独龙族汉子李小三和从普拉底乡来考察的种植能手张春林笑得特别灿烂。他们告诉记者,这几年,发展草果、重楼、花椒、核桃和独龙蜂等产业,贡山县的各族群众正走上发展致富的道路。
刚刚走过的5年,贡山县新修了农村公路314公里,21座永久性桥梁、跨江吊桥等各类大桥在激流滚滚的峡谷间新建完成,城乡所有区域都连通了电网和4G通信网络。
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良好民族政策的推动下,贡山县以生态、电矿、旅游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快速兴起。到2017年,该县草果种植面积超过21.6万亩,核桃、漆树、山药、草莓等特色生态产业也增加到30多万亩。新建的独龙江、丙中洛等特色旅游小镇,民族特色旅游示范村等,一天天推动着各族群众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的良性交往、交流和交融。去年,仅草果的收入,全县就达到3320多万元。过去5年,走进贡山的游客超过143万人(次),旅游收入总计14亿元。
走过了基础设施大夯实、经济发展大跨越、人居环境大改善、社会事业大改观、能力素质大提升的历程,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各族群众发出了共同的心声:“幸福就在每个人的心里和身边。”
云南日报 记者 马玉龙